牙龈出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牙龈出血可能由牙菌斑堆积、维生素缺乏、妊娠期激素变化、血液系统疾病、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1、牙菌斑堆积
口腔清洁不足导致牙菌斑矿化形成牙结石,长期刺激牙龈引发炎症。表现为刷牙时出血、牙龈红肿,可能伴随口臭。需通过超声波洁治术清除牙结石,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抑制细菌,日常使用巴氏刷牙法维护。
2、维生素缺乏
长期维生素C摄入不足会影响胶原蛋白合成,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常见于饮食不均衡人群,可能伴有皮肤瘀斑、伤口愈合缓慢。建议增加猕猴桃、西蓝花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严重缺乏时可短期服用维生素C片。
3、妊娠期激素变化
孕激素水平升高会使牙龈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妊娠2-8个月高发。表现为牙龈呈深红色、质地松软,轻微触碰即出血。可使用孕妇专用软毛牙刷,配合不含酒精的草本牙膏,分娩后症状多自行缓解。
4、血液系统疾病
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特征为自发性多部位出血,可能伴随发热、淋巴结肿大。需完善血常规和骨髓穿刺检查,确诊后需输注血小板或使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注射液等药物治疗。
5、药物副作用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会抑制血小板聚集。表现为牙龈渗血难止,可能伴有鼻出血或皮下瘀斑。需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口腔护理选用超软毛牙刷避免机械损伤。
日常应注意选用含氟牙膏和牙线清洁牙缝,每6个月进行专业口腔检查。吸烟者需戒烟以减少牙龈刺激,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若出血持续1周以上或出血量较大,应及时就诊排查系统性病因,避免自行使用止血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