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突出症状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突出症状主要有皮肤黏膜出血、反复感染、进行性面色苍白、活动后心悸气促、头晕乏力等。该病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全血细胞减少引起的。
1、皮肤黏膜出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由于血小板减少,可出现皮肤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等症状。轻微碰撞即可导致皮下出血,严重者可出现内脏出血。这与骨髓巨核细胞减少导致血小板生成不足有关。
2、反复感染
患者因中性粒细胞减少导致免疫力低下,易发生口腔溃疡、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且感染难以控制。常见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等,严重时可出现败血症。
3、进行性面色苍白
由于红细胞生成减少,患者呈现逐渐加重的贫血貌,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睑结膜色淡。血红蛋白可进行性下降至60g/L以下,需定期输血维持。
4、活动后心悸气促
贫血导致组织缺氧,患者在轻微活动后即可出现心悸、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时静息状态下也可出现呼吸困难,心脏听诊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5、头晕乏力
脑组织供氧不足引起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全身乏力表现为易疲劳、活动耐力下降,严重者需卧床休息。这些症状与贫血程度呈正相关。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需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使用软毛牙刷减少牙龈出血,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外伤出血。饮食应选择高蛋白、高铁、高维生素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注意监测体温变化,出现发热等感染征象应及时就医。居住环境需保持通风清洁,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血常规评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