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疝气是什么症状
新生儿疝气主要表现为腹股沟或脐部出现可复性包块,哭闹时增大、安静时缩小,可能伴随呕吐、腹胀等症状。疝气通常由腹壁发育薄弱或腹内压增高引起,主要有腹股沟斜疝、脐疝等类型。
1、腹股沟包块
腹股沟斜疝在新生儿中较为常见,表现为腹股沟区出现柔软包块,尤其在哭闹、咳嗽或用力时明显增大。包块通常可自行回纳或通过轻柔按压复位,触摸时有咕噜声感。若发生嵌顿则包块变硬、触痛明显,需紧急处理。
2、脐部膨出
脐疝表现为肚脐处圆形隆起,直径多在1-3厘米,皮肤呈淡蓝色。膨出物多为肠管或大网膜,在安静平卧时可消失,站立哭闹时复现。多数脐疝在1-2岁内自愈,极少发生嵌顿。
3、呕吐腹胀
当疝内容物发生嵌顿时,新生儿会出现频繁呕吐、拒奶、腹胀等肠梗阻表现。呕吐物初期为胃内容物,后期可能含胆汁或粪渣。腹部X线可见肠管扩张和气液平面,此时需立即就医解除梗阻。
4、烦躁哭闹
嵌顿疝会导致局部剧烈疼痛,新生儿表现为持续哭闹、下肢屈曲不愿活动。嵌顿时间超过6小时可能出现血便、发热等肠坏死征象,皮肤出现花纹样改变提示感染性休克风险。
5、发育迟缓
长期未治疗的巨型脐疝可能影响腹肌发育,导致运动里程碑延迟。反复发作的腹股沟疝可能压迫精索血管,男性患儿可能出现睾丸萎缩。营养吸收障碍可表现为体重增长缓慢、贫血等。
家长发现新生儿疝气应避免剧烈摇晃或挤压包块,哺乳后竖抱拍嗝减少哭闹。选择宽松衣物避免局部摩擦,每日观察包块大小和质地变化。若出现包块无法回纳、呕吐、血便等嵌顿症状,须立即就医。多数小型脐疝可自愈,腹股沟斜疝建议在6月龄后评估手术指征,术后注意保持伤口干燥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