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上磨出水泡了怎么办
脚上磨出水泡可通过保持清洁、避免摩擦、局部消毒、药物涂抹、穿刺引流等方式处理。水泡通常由摩擦、挤压、高温等因素引起。
1、保持清洁
水泡形成后需保持局部皮肤清洁,避免细菌感染。可用温水轻柔冲洗患处,使用中性肥皂清洁周围皮肤,清洗后自然晾干或用干净毛巾轻拍吸水。不要用力擦拭或撕扯水泡表皮。
2、避免摩擦
减少患处与鞋袜的摩擦是促进愈合的关键。可更换宽松透气的鞋子,在水泡处贴敷医用敷料或硅胶垫。避免继续从事导致水泡的活动,必要时可暂时使用拐杖分担足部压力。
3、局部消毒
对未破损的小水泡可用碘伏溶液消毒,每日2-3次。已破损的水泡需先清除渗出液,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最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消毒时动作要轻柔,不要强行撕除泡皮。
4、药物涂抹
对于疼痛明显的水泡,可遵医嘱使用利多卡因凝胶局部止痛。伴有炎症反应时可短期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大面积水泡或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时,需口服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治疗。
5、穿刺引流
直径超过1厘米的张力性水泡可在消毒后穿刺引流。使用无菌注射器从水泡边缘刺入抽取液体,保留泡皮覆盖创面,外敷抗菌敷料。穿刺后48小时内避免沾水,每日更换敷料观察愈合情况。
日常应注意选择合脚的鞋袜,新鞋初次穿着时间不宜过长,运动时可预先在易摩擦部位贴防护贴。保持足部干燥,定期修剪趾甲,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足部护理。若水泡持续增大、出现化脓或伴随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