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截骨术怎么做
下颌骨截骨术通常采用正颌外科手术方式,通过截断并重新定位下颌骨改善咬合或面部畸形。手术需由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在全身麻醉下完成,主要步骤包括术前评估、骨切开、骨块固定及术后康复。
下颌骨截骨术术前需进行三维CT扫描和牙模分析,设计截骨线位置。术中在口腔内黏膜做切口,暴露下颌骨后使用微型骨锯沿设计线截骨,避免损伤下牙槽神经血管束。截骨后调整骨块至预定位置,用钛板钛钉固定。术后需佩戴颌间牵引装置4-6周维持咬合关系,配合流质饮食和口腔清洁。常见术式包括矢状劈开截骨术用于前突矫正,垂直截骨术适用于后缩调整。术中可能联合颏成形术改善颏部形态,骨间隙可植入人工骨或自体骨填充。术后2周拆线,3个月骨愈合后可恢复正常咀嚼功能。
术后需严格保持口腔卫生,使用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内固定移位。饮食应从清流质逐步过渡到半流质,6周内禁止咀嚼硬物。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愈合情况,出现发热、剧烈疼痛或固定板外露需立即就医。康复期间可进行张口训练防止关节强直,睡眠时抬高床头减轻面部肿胀。长期避免颌面部外伤,戒烟酒以促进骨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