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大小正常值超声测量方法有哪些

消化内科编辑 医普小新
38次浏览

关键词: #脾脏

脾脏超声测量正常值主要通过长径、厚度、宽度三个维度评估,常用测量方法有肋间斜切面测量法、肋下斜切面测量法、冠状切面测量法、矢状切面测量法及脾静脉测量法。

1、肋间斜切面:

患者取右侧卧位,探头置于左腋中线第9-11肋间斜向扫查,显示脾门及脾静脉后冻结图像,测量脾门至脾膈面的最大距离为脾长径,正常成人不超过120毫米。此切面可清晰显示脾脏整体轮廓,避免肺气干扰。

2、肋下斜切面:

适用于脾脏肿大患者,仰卧位时探头向左肋缘下斜切,测量脾下极至膈顶垂直距离为厚度,正常值小于40毫米。该切面需嘱患者深呼吸配合,可评估脾脏下缘超出肋弓的程度。

3、冠状切面:

通过左肋间冠状扫查显示脾肾关系,测量脾门至外侧缘的最大宽度,正常范围35-50毫米。此切面能同时观察脾脏与左肾的解剖位置,适用于评估脾脏占位性病变。

4、矢状切面:

探头沿左肋间纵切扫查,获取脾脏矢状面图像,可重复测量脾门部前后径。该切面有助于判断脾脏形态是否规整,异常增厚可能提示淋巴瘤或淤血性脾肿大。

5、脾静脉测量:

在脾门处横切面测量脾静脉内径,正常值小于8毫米。静脉扩张超过10毫米需警惕门静脉高压,同时观察血流速度及方向可辅助判断脾功能亢进程度。

超声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以减少肠道气体干扰,测量时保持均匀呼吸避免屏气影响结果。脾脏大小受身高、体重、体位等因素影响,儿童及运动员可能出现生理性增大。发现脾脏异常增大或占位时,建议结合血常规、CT等进一步检查,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脾破裂,日常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维生素K以维护脾功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