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型糖尿病的病因是什么
二型糖尿病的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缺陷、肥胖、不良生活方式等。该病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需长期血糖管理。
1、遗传因素
二型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一方患病时子女发病概率显著增加。目前已发现TCF7L2、KCNJ11等数十个易感基因,这些基因可能通过干扰胰岛素分泌或作用通路影响血糖代谢。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定期监测血糖并控制体重。
2、胰岛素抵抗
肌肉、脂肪等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导致葡萄糖摄取利用障碍,此时胰腺需分泌更多胰岛素代偿。长期胰岛素抵抗会加重β细胞负担,最终引发血糖升高。胰岛素抵抗与炎症因子释放、游离脂肪酸增多等机制相关。
3、β细胞功能缺陷
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能力逐渐衰退是疾病进展的关键环节。胰岛淀粉样蛋白沉积、氧化应激等因素可导致β细胞凋亡。早期表现为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缺失,后期出现绝对胰岛素缺乏。保护β细胞功能是治疗的重要目标。
4、肥胖
内脏脂肪堆积会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等物质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脂肪细胞分泌的瘦素抵抗也会加剧代谢紊乱。体重指数超过28时糖尿病风险增加数倍,尤其是腹型肥胖患者。减重5%-10%即可显著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5、不良生活方式
长期高糖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睡眠不足等会促进胰岛素抵抗。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可引起餐后血糖剧烈波动,久坐不动减少葡萄糖消耗,这些因素共同加速糖尿病发生。改变生活方式是预防和治疗的基础措施。
二型糖尿病患者需建立科学饮食模式,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全谷物、豆类,每日膳食纤维摄入不少于25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配合抗阻训练;保持规律作息与良好心态,戒烟限酒;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格列美脲片等药物,必要时联合胰岛素治疗。出现多饮多尿、视力模糊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