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是什么疾病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是一种由免疫系统错误攻击甲状腺组织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桥本甲状腺炎和萎缩性甲状腺炎两种类型。该病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甲状腺肿大,常见于30-50岁女性。
1、病因机制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与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有关。部分患者存在家族聚集现象,特定基因如HLA-DR3和CTLA-4可能增加患病风险。环境诱因包括过量碘摄入、病毒感染、妊娠期激素变化等。这些因素触发免疫系统产生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导致甲状腺滤泡细胞逐渐破坏。
2、临床表现
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甲状腺组织破坏可出现颈部无痛性肿大、疲劳怕冷、体重增加等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部分患者会经历短暂甲状腺毒症期,表现为心悸多汗。病程进展后可能出现皮肤干燥、脱发、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
3、诊断方法
诊断需结合甲状腺功能检查和抗体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升高伴游离甲状腺素降低提示甲减,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率可达90%。超声检查可见甲状腺弥漫性低回声伴网格样改变。细针穿刺活检仅在怀疑合并恶性肿瘤时进行,典型病理表现为淋巴细胞浸润和滤泡萎缩。
4、药物治疗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需终身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如优甲乐或雷替斯。药物剂量需根据甲状腺功能定期调整,初始剂量通常为25-50微克/天。合并甲状腺毒症时可短期使用普萘洛尔片缓解症状。不建议使用免疫抑制剂,但硒酵母片可能有助于降低抗体水平。
5、并发症管理
长期未治疗可能引发粘液性水肿、心血管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妊娠期患者流产风险增加,需密切监测TSH水平。极少数可能发展为甲状腺淋巴瘤。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和超声有助于早期发现甲状腺结节等异常变化。
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海带紫菜等含碘食物但避免过量。规律运动有助于改善代谢状态,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保证充足睡眠。每6-12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出现心悸水肿等症状加重时及时就诊。育龄期女性孕前需调整药物剂量以确保TSH在2.5mIU/L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