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织炎怎么引起
蜂窝织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等病原体通过皮肤破损处侵入皮下组织导致。可能与皮肤外伤、足癣、湿疹、淋巴水肿、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
1、皮肤外伤
皮肤出现割伤、擦伤、烧伤或昆虫叮咬后,细菌可直接通过破损的皮肤屏障侵入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微小伤口如倒刺、剃须划痕也可能成为感染入口。需及时用碘伏消毒伤口并保持干燥。
2、足癣或湿疹
真菌感染引起的足癣或慢性湿疹会导致皮肤皲裂脱屑,继发细菌感染风险显著增加。表现为局部瘙痒溃烂时可外用联苯苄唑乳膏联合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3、淋巴循环障碍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或丝虫病等引起的淋巴回流受阻,会使局部组织抵抗力下降。皮肤可能出现橡皮肿样改变,轻微外伤即可诱发感染。需穿戴压力袜促进淋巴回流。
4、糖尿病控制不佳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白细胞吞噬功能减弱,足部微血管病变使组织修复能力下降。糖尿病患者足部小伤口可能快速进展为蜂窝织炎,需定期监测血糖并使用胰岛素注射液控制。
5、静脉注射药物
不规范注射操作可能将病原体直接带入皮下,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热痛需警惕。常见于吸毒人员重复使用针具,需彻底消毒皮肤并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预防蜂窝织炎需保持皮肤清洁完整,处理伤口时严格消毒,糖尿病患者应每日检查足部。出现局部红肿扩散、发热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避免挤压感染部位。治疗期间抬高患肢,遵医嘱足疗程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确保彻底清除病原体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