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假性囊肿怎么办
胰腺炎假性囊肿可通过经皮穿刺引流、内镜下引流、手术治疗、药物治疗、营养支持等方式处理。胰腺炎假性囊肿通常由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外伤、胰管梗阻、感染等因素引起。
1、经皮穿刺引流
经皮穿刺引流适用于体积较小、位置表浅的假性囊肿。在超声或CT引导下,医生将穿刺针置入囊肿内引流囊液,可缓解压迫症状并降低感染风险。操作创伤小,但可能存在复发或引流不畅的情况,需结合后续治疗。
2、内镜下引流
内镜下引流通过胃或十二指肠壁建立囊肿与消化道的通道,适用于毗邻胃肠道的假性囊肿。常见术式包括内镜下囊肿胃造瘘术或囊肿十二指肠造瘘术,具有微创优势,但需评估囊肿壁成熟度以避免穿孔风险。
3、手术治疗
手术适用于囊肿直径超过6厘米、合并感染或出血、压迫重要器官等情况。常用术式有囊肿空肠吻合术、囊肿切除术等,需根据囊肿位置和患者全身状况选择术式。术后需密切监测胰瘘等并发症。
4、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针对基础胰腺炎及并发症,如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抑制胰液分泌,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控制感染,醋酸奥曲肽注射液减少胰瘘风险。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5、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是重要辅助手段,急性期需禁食并采用肠外营养,恢复期逐步过渡至低脂流质饮食。可补充胰酶肠溶胶囊帮助消化,同时监测血糖水平。建议分次少量进食,避免高脂食物刺激胰腺。
胰腺炎假性囊肿患者日常需严格禁酒,避免暴饮暴食,选择低脂高蛋白饮食如蒸鱼、鸡胸肉等,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腹部受压动作。定期复查超声或CT监测囊肿变化,若出现持续腹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必要时调整降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