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原因是什么
成人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原因主要有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慢性失血、妊娠期铁需求增加、胃肠道疾病等。
1、铁摄入不足
长期偏食或饮食结构不合理可能导致铁摄入不足。动物肝脏、瘦肉、蛋黄等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摄入过少,或长期素食者未注意补充豆类、黑木耳等植物性铁源,均可能引发缺铁。日常需调整膳食结构,增加红肉、动物血制品摄入,搭配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
2、铁吸收障碍
胃酸缺乏、胃部手术史或长期服用抑酸药物可能影响铁的吸收。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酸分泌减少,十二指肠术后患者铁吸收面积缩小,都会导致铁利用率下降。这类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铁剂补充,必要时采用静脉补铁。
3、慢性失血
女性月经过多、消化道溃疡出血、痔疮反复出血是常见失血原因。胃肠道肿瘤引起的隐匿性失血更需警惕,表现为黑便或粪便隐血阳性。建议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女性需排查妇科疾病,失血量较大时需及时就医。
4、妊娠期需求增加
孕妇对铁的需求量较非孕期增加数倍,胎儿发育和血容量扩张都需要大量铁元素支撑。未及时补充铁剂的孕妇易出现面色苍白、乏力等贫血症状。孕期应常规进行血常规监测,在产科医生指导下合理补充铁剂和叶酸。
5、胃肠道疾病
克罗恩病、乳糜泻等肠道疾病会导致铁吸收不良,慢性胃炎伴糜烂可能引起微量出血。这类患者除治疗原发病外,需定期检测血清铁蛋白水平,严重缺铁时可使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右旋糖酐铁注射液等补铁药物。
预防缺铁性贫血需保证膳食中含铁丰富的动物性食物摄入,避免浓茶咖啡影响铁吸收,胃部不适者应及早就诊。长期乏力、头晕者建议检查血常规和铁代谢指标,确诊后按医嘱规范治疗,不可自行长期服用铁剂以免造成铁过载。女性经期出血量大或持续时间过长时需妇科就诊,中老年人出现缺铁症状需排除消化道肿瘤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