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发烧
判断是否发烧可通过测量体温结合症状观察实现,主要有体温超过37.3摄氏度、面部潮红、畏寒、头痛、肌肉酸痛等表现。
1、体温测量
使用水银体温计或电子体温计测量腋下、口腔、耳道温度。腋温超过37.3摄氏度、口温超过37.5摄氏度、耳温超过38摄氏度可判定为发热。测量前需静坐15分钟,避免运动或进食影响结果。重复测量可提高准确性。
2、面部潮红
发热时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导致皮肤发红,触摸有灼热感。可能伴随眼睛充血或嘴唇干燥。儿童可能出现异常红润的脸颊,需与剧烈哭闹后的面色区别。
3、畏寒表现
体温上升期常出现寒战、起鸡皮疙瘩等反应,即使环境温暖仍感觉发冷。严重时可能出现牙齿打颤,此时体温往往正在快速升高。
4、头痛症状
发热引起的血管扩张会引发头部胀痛,多表现为前额或太阳穴区域持续性钝痛。转动头部或咳嗽可能加重疼痛,退热后症状通常缓解。
5、肌肉酸痛
发热时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神经末梢,导致四肢肌肉僵硬酸痛。流感等病毒感染时症状更明显,可能影响日常活动能力。
发现发热后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选择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饮食。体温38.5摄氏度以下可通过温水擦浴物理降温,超过38.5摄氏度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热药物。持续3天以上发热或伴有意识模糊、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居家期间建议单独使用餐具并定期开窗通风,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