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症状表现治疗
带状疱疹主要表现为沿神经分布的簇集性水疱伴疼痛,治疗需结合抗病毒、镇痛及局部护理。主要症状包括皮肤红斑水疱、神经痛、发热乏力、淋巴结肿大、皮损继发感染,可通过抗病毒药物、镇痛治疗、局部处理、物理疗法、预防并发症等方式干预。
1、皮肤红斑水疱
初期表现为单侧皮肤灼热或刺痛感,1-3天后出现成簇红色丘疹,迅速进展为透明水疱,疱液可逐渐浑浊。皮损沿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常见于胸背部、腰腹部或头面部。水疱约7-10天结痂脱落,可能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保持皮损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
2、神经痛
急性期疼痛呈电击样、刀割样或灼烧感,可能先于皮疹出现。老年患者易发展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持续超过3个月。疼痛可能与病毒损伤神经节及周围神经炎症有关。轻中度疼痛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重度疼痛需遵医嘱用加巴喷丁胶囊或普瑞巴林胶囊。
3、发热乏力
约30%患者出现低热、头痛、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与病毒血症激活免疫反应相关。体温通常不超过38.5℃,持续2-3天。建议卧床休息,补充水分,若体温超过38.5℃可临时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若高热不退需警惕细菌感染。
4、淋巴结肿大
病灶同侧淋巴结可能出现肿大压痛,多见于颈部、腋窝或腹股沟区域。这是免疫系统对抗病毒的正常反应,通常2-3周自行消退。若淋巴结持续增大、质地变硬或伴化脓,需排除细菌感染,必要时口服头孢呋辛酯片。
5、皮损继发感染
搔抓或护理不当可能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表现为脓疱、溃疡或蜂窝织炎。严重者可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局部可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广泛感染需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血糖控制。
带状疱疹患者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皮损未愈合时避免接触孕妇及婴幼儿。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如鸡蛋羹、清蒸鱼,补充维生素B族促进神经修复。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避免出汗刺激皮肤。若出现视力模糊、排尿困难或持续剧烈疼痛,应立即就医排查特殊类型带状疱疹。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可降低50岁以上人群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