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流血是怎么回事
痛风与类风湿关节炎可通过发病特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区分。痛风主要表现为突发单关节红肿热痛,类风湿关节炎则多为对称性小关节晨僵和畸形。诊断需结合血尿酸检测、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及关节超声等结果。
1、发病特征
痛风常于夜间突发第一跖趾关节剧痛,伴皮肤发红发热,症状在1-2周内自行缓解。类风湿关节炎多从手指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开始,呈对称性持续疼痛,晨僵时间超过1小时,逐渐出现关节畸形。两者疼痛性质不同,痛风为刀割样疼痛,类风湿关节炎为持续性钝痛。
2、实验室检查
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多超过420μmol/L,关节液穿刺可见针状尿酸钠结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阳性率较高,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特异性更强,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和血沉明显升高。两种疾病均可出现白细胞计数增高,但类风湿关节炎可能伴随贫血。
3、影像学表现
X线检查中,痛风早期仅见软组织肿胀,慢性期出现穿凿样骨侵蚀。类风湿关节炎早期可见关节周围骨质疏松,进展期出现关节间隙狭窄和骨性强直。超声检查可发现痛风关节内的双轨征,类风湿关节炎则可见滑膜增生和血流信号增强。
4、伴随症状
痛风可能合并肾结石、痛风肾病等尿酸代谢异常并发症。类风湿关节炎常伴随类风湿结节、肺间质纤维化等关节外表现。两者均可引起关节功能障碍,但类风湿关节炎致残率更高,可能累及心包和巩膜。
5、治疗反应
痛风急性期使用秋水仙碱片或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效果显著,慢性期需用苯溴马隆片降尿酸。类风湿关节炎需长期使用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等抗风湿药,生物制剂如阿达木单抗注射液对中重度患者有效。两种疾病均需避免高嘌呤饮食,但类风湿关节炎更需注重关节功能锻炼。
建议出现关节症状时尽早就诊风湿免疫科,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日常需避免饮酒和高嘌呤食物,注意关节保暖,适度进行低冲击运动如游泳。定期监测血尿酸和肝肾功能,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若关节肿胀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