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酸疼该如何治疗
腰酸疼可通过卧床休息、热敷、遵医嘱使用药物、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腰酸疼通常由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泌尿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
腰酸疼可能与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或过度劳累有关,表现为腰部肌肉僵硬、活动受限。建议选择硬板床平卧,避免腰部受力,通常休息1-3天可缓解。期间可配合轻柔的腰部伸展运动,如仰卧位抱膝滚动。
2、热敷
对于受凉或肌肉痉挛引起的腰酸疼,可使用40-45℃热毛巾敷于疼痛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注意避免烫伤皮肤,糖尿病患者需谨慎控制温度。
3、药物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腰酸疼可能伴随下肢放射痛,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或甲钴胺片营养神经。骨质疏松患者需配合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等抗骨质疏松治疗。
4、物理治疗
慢性腰肌劳损可采用超声波、干扰电等物理疗法,通过改善局部微循环缓解疼痛。腰椎小关节紊乱者可尝试牵引治疗,需由专业康复师操作。物理治疗一般需10-15次为一个疗程,每周2-3次。
5、手术治疗
严重腰椎间盘突出伴马尾神经压迫时,可能需行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腰椎滑脱Ⅲ度以上者考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术后需佩戴腰围保护4-6周,逐步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日常应避免久坐久站,每1小时变换体位,坐姿保持腰部垫枕支撑。加强腰背肌锻炼如小燕飞、五点支撑法,游泳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增强腰椎稳定性。注意腰部保暖,搬运重物时保持脊柱直立,用腿部力量起身。若疼痛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发热、排尿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肾盂肾炎、盆腔炎等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