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鳞病是怎么回事
鱼鳞病可能由遗传因素、代谢异常、维生素A缺乏、甲状腺功能减退、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湿护理、药物外用、口服维A酸类药物、光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
1、遗传因素
鱼鳞病最常见的类型为寻常型鱼鳞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皮肤角质层细胞黏附异常,导致鳞屑堆积。表现为四肢伸侧出现褐色菱形鳞屑,冬季加重。日常需坚持使用尿素软膏、水杨酸软膏等保湿剂,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阿维A胶囊调节角质代谢。
2、代谢异常
板层状鱼鳞病与脂质代谢酶基因突变相关,导致表皮屏障功能障碍。新生儿期可出现火棉胶样膜覆盖全身,后期转为大片灰褐色鳞屑。需长期使用凡士林保持皮肤湿润,合并感染时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抗炎。
3、维生素A缺乏
获得性鱼鳞病可能与维生素A缺乏有关,表现为皮肤干燥伴毛囊角化。血清视黄醇水平降低可确诊。建议增加动物肝脏、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必要时口服维生素A软胶囊补充。
4、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不足会导致表皮更新减慢,引发类似鱼鳞病的皮肤改变。常伴随乏力、怕冷等症状。需检测甲状腺功能,确诊后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皮肤症状可随甲减纠正而缓解。
5、药物副作用
长期使用烟酸、羟氯喹等药物可能诱发药物性鱼鳞病,停药后症状多可逆转。用药期间应加强皮肤保湿护理,必要时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鱼鳞病患者需避免过度清洁,洗澡水温不宜超过40℃,沐浴后立即涂抹保湿霜。冬季可使用加湿器维持环境湿度,选择纯棉透气衣物减少摩擦。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必需脂肪酸,如深海鱼、坚果等。若出现皮肤皲裂、继发感染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强效角质剥脱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