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结肠症有什么症状和表现
巨结肠症主要表现为顽固性便秘、腹胀、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肠梗阻。该病主要由肠道神经节细胞缺失导致,可分为先天性巨结肠和获得性巨结肠两类。
1、顽固性便秘
患者排便间隔时间显著延长,新生儿可能超过48小时无胎便排出,儿童及成人则表现为数日甚至数周无法自主排便。粪便干硬呈羊粪状,排便时需依赖开塞露或灌肠辅助。长期便秘可导致肛裂、痔疮等并发症。
2、进行性腹胀
腹部膨隆呈蛙腹状,可见肠型及蠕动波,叩诊呈鼓音。婴幼儿表现为哭闹不安、拒食,腹壁静脉可显露。腹胀程度与病变肠段长度相关,严重时膈肌抬高影响呼吸。
3、呕吐反射
因肠内容物淤积引发逆蠕动,多见胆汁性呕吐,呕吐物可含粪渣样物质。新生儿期呕吐可能为首发症状,易误诊为喂养不当或胃食管反流。
4、营养不良
长期消化吸收障碍导致体重增长缓慢,儿童出现发育迟缓、贫血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尤其易发生低钾血症。
5、肠梗阻危象
病变肠段完全失去蠕动功能时,可出现急性肠梗阻表现:剧烈腹痛、停止排气排便、脱水休克等。腹部X线显示阶梯状液气平面,需紧急手术干预。
巨结肠症患者需保持低渣高热量饮食,每日进行腹部顺时针按摩促进肠蠕动,记录排便日记监测症状变化。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家长应掌握肛门扩张技术,获得性巨结肠患者需控制原发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出现发热、血便或腹胀加重时须立即就医,避免发生中毒性巨结肠等危急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