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膜增生是什么意思
骨膜增生是指骨膜组织异常增厚的病理现象,可能由外伤、感染、肿瘤或慢性炎症刺激引起。
骨膜是覆盖在骨骼表面的一层结缔组织膜,具有营养骨骼和参与骨修复的功能。当骨骼受到机械性损伤如骨折或挫伤时,骨膜会通过增生帮助修复损伤,此时可能伴随局部肿胀和压痛。慢性劳损如长期过度运动也可能导致应力性骨膜增生,常见于胫骨或跖骨部位,表现为运动后疼痛加剧。
感染性疾病如骨髓炎可刺激骨膜反应性增生,通常伴随发热、患处皮肤发红等症状。某些骨肿瘤如骨肉瘤或转移性肿瘤会破坏正常骨结构,引发病理性骨膜增生,可能伴随夜间痛或体重下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也可能引起脊柱附着点处的骨膜增生,表现为晨僵和活动受限。
发现不明原因骨痛或局部隆起时应尽早就医检查,通过X线、CT或MRI明确诊断。日常需避免过度负重运动,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吸烟者应戒烟以减少骨代谢异常风险。急性期可局部冷敷缓解肿胀,慢性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低强度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