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应该接种哪些疫苗
新生儿需接种的疫苗主要有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等。这些疫苗可预防结核病、乙型肝炎、小儿麻痹症、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及麻疹等疾病。
1、卡介苗
卡介苗用于预防结核病,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外侧,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化脓等反应,一般2-3个月后结痂脱落。卡介苗对预防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结核病有显著效果。
2、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需接种3剂,分别在出生时、1月龄和6月龄接种。该疫苗可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降低肝硬化、肝癌风险。接种后可能出现轻微发热或注射部位疼痛,通常1-2天自行缓解。
3、脊髓灰质炎疫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包括口服减毒活疫苗和注射灭活疫苗两种,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灭活疫苗。该疫苗需在2、3、4月龄及4周岁各接种1剂,可预防小儿麻痹症。接种后需观察30分钟,极少数可能出现过敏反应。
4、百白破疫苗
百白破疫苗可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三种疾病,需在3、4、5月龄及18月龄各接种1剂。接种后可能出现发热、红肿等反应,通常48小时内消退。该疫苗对预防新生儿破伤风尤为重要。
5、麻疹疫苗
麻疹疫苗通常在8月龄接种第一剂,18-24月龄接种第二剂。该疫苗可预防麻疹及其并发症如肺炎、脑炎等。接种后5-12天可能出现低热、皮疹等轻微反应,具有自限性。
除上述疫苗外,根据流行病学情况和个体差异,部分地区可能推荐接种轮状病毒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等。家长应按时带新生儿到正规接种单位接种疫苗,接种前如实告知医生新生儿健康状况,接种后留观30分钟。日常注意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摩擦。如出现高热、持续哭闹等异常反应应及时就医。同时做好新生儿日常护理,保证充足睡眠和合理喂养,有助于增强疫苗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