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腱鞘炎怎么办
产后腱鞘炎可通过热敷理疗、制动休息、药物治疗、封闭注射、手术松解等方式治疗。产后腱鞘炎通常与激素水平变化、频繁抱婴动作、长期姿势不当、局部受凉、既往劳损史等因素有关。
1、热敷理疗
每日用40℃左右热毛巾敷于患处15-20分钟,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配合红外线照射或超声波治疗,有助于减轻肌腱周围水肿。注意避免烫伤皮肤,急性发作期红肿明显时应暂停热敷。
2、制动休息
使用腕部支具固定患肢2-3周,减少拇指及腕关节活动。哺乳时采用侧卧姿势减轻手腕压力,抱婴儿时交替使用双侧手臂。建议家属协助完成拧毛巾、提重物等需用力动作。
3、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局部涂抹,或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严重者可短期服用醋酸泼尼松片减轻炎症,哺乳期用药需医生评估安全性。禁止自行购买消炎镇痛药服用。
4、封闭注射
对于反复发作的顽固性腱鞘炎,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腱鞘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该治疗需由风湿免疫科或疼痛科医生操作,每月不超过1次,哺乳期慎用激素类药物。
5、手术松解
经3个月保守治疗无效且影响日常生活时,可考虑行腱鞘切开减压术。手术采用局部麻醉,通过1厘米小切口切开狭窄腱鞘,术后24小时即可开始手指功能锻炼。需注意伤口护理避免感染。
产后恢复期应注意保持手腕中立位,避免长时间维持抱婴姿势,哺乳时使用哺乳枕减轻手臂负担。每日进行腕关节屈伸、旋转等轻柔活动,循序渐进增加幅度。饮食中增加富含维生素B6的香蕉、鳄梨等食物,有助于神经修复。若出现夜间痛醒或手指卡压感,应及时复诊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