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终板炎是什么疾病
腰椎终板炎是指腰椎椎体终板及相邻软骨下骨发生的无菌性炎症,属于退行性骨关节病变,常见于中老年人群或长期腰椎负荷过重者。
1、病因机制
腰椎终板炎主要与椎间盘退变相关,当椎间盘脱水变性后失去缓冲作用,导致终板承受异常应力刺激。反复机械性损伤可引发终板微骨折,局部出现炎性介质释放和血管增生,形成Modic改变等影像学特征。长期负重劳动、肥胖或脊柱姿势不良会加速这一进程。
2、典型症状
患者主要表现为慢性下腰部钝痛,晨起或久坐后加重,活动后稍缓解。疼痛可向臀部放射但不超过膝关节,严重时伴有腰椎活动受限。部分患者夜间疼痛明显,可能因炎性因子昼夜节律性释放所致。
3、诊断方法
MRI是确诊首选检查,可清晰显示终板骨髓水肿信号改变。X线片可见终板硬化或椎间隙狭窄,CT能发现终板骨质结构改变。需与腰椎结核、转移瘤等鉴别,实验室检查排除感染性病变。
4、保守治疗
急性期建议卧床休息1-3天,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物理治疗包括超短波、冲击波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康复期需加强腰背肌训练,推荐游泳、平板支撑等低冲击运动。
5、手术治疗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可考虑椎间融合术或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微创技术如经皮椎体成形术能有效稳定病变节段,但需严格把握适应证。
腰椎终板炎患者日常应避免久坐久站,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睡眠时选择中等硬度床垫。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有助于骨骼健康。急性发作期可佩戴腰围临时支撑,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建议每工作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进行腰部伸展运动,游泳等水中运动能显著缓解症状。若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下肢麻木无力,需及时就医排查神经压迫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