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结钙化是怎么回事
主动脉结钙化可能由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慢性肾病、代谢异常及年龄增长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及定期监测等方式干预。
1、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主动脉结钙化的常见原因,长期脂质沉积导致血管壁炎症反应,钙盐逐渐沉积形成斑块。患者可能伴随胸痛、活动后气促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调脂药物,配合低脂饮食控制。
2、高血压
持续高血压加速血管内皮损伤,促进钙离子在血管壁沉积。典型表现为头晕、心悸,可选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同时限制钠盐摄入并监测血压变化。
3、慢性肾病
肾功能不全导致钙磷代谢紊乱,血磷升高刺激血管钙化。常见皮肤瘙痒、骨痛等症状,需使用碳酸镧咀嚼片等磷结合剂,配合低磷饮食及透析治疗。
4、代谢异常
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引发钙磷代谢失衡,血管平滑肌细胞向成骨样细胞转化。建议控制血糖,必要时使用阿仑膦酸钠片调节骨代谢。
5、年龄增长
退行性变导致血管弹性纤维减少,钙盐沉积概率增加。虽属生理性改变,仍需定期进行超声或CT检查评估钙化进展。
主动脉结钙化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增加深海鱼、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严格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每3-6个月复查血管超声或冠脉CT,合并糖尿病或肾病患者需加强血糖、血磷监测;出现胸闷、晕厥等症状时立即就医。钙化程度较轻者可尝试太极拳等柔韧训练改善血管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