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中耳炎怎么办
继发性中耳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鼓膜穿刺、鼓室成形术、鼻腔冲洗、生活调整等方式治疗。继发性中耳炎通常由感冒、鼻窦炎、腺样体肥大、过敏反应、气压损伤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继发性中耳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胶囊、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等。用药期间需观察耳痛、耳闷症状是否缓解,避免自行停药导致病情反复。
2、鼓膜穿刺
鼓室内积液严重时需行鼓膜穿刺术引流,该操作可快速缓解耳闷、听力下降症状。术后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用力擤鼻,防止穿刺孔感染。
3、鼓室成形术
反复发作的慢性中耳炎伴鼓膜穿孔者,可能需鼓室成形术修复听力结构。术前需通过纯音测听评估听力损失程度,术后需定期清理术腔分泌物。
4、鼻腔冲洗
合并鼻窦炎或过敏性鼻炎时,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可减少鼻咽部分泌物反流至咽鼓管。冲洗时头部需偏向一侧,避免呛咳。
5、生活调整
避免用力擤鼻或潜水等增加耳压的行为,哺乳期婴儿喂奶时保持头高位。空调房内可使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减少咽鼓管黏膜干燥。
继发性中耳炎患者应保持充足睡眠,饮食上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有助于黏膜修复。急性期避免乘坐飞机或前往高海拔地区,康复后可进行吹气球等温和的咽鼓管功能训练。若出现发热、剧烈耳痛或眩晕等症状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