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出性中耳炎的症状
渗出性中耳炎的症状主要有耳闷胀感、听力下降、耳内流水声、耳鸣、耳痛等。渗出性中耳炎可能与咽鼓管功能障碍、上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气压损伤、腺样体肥大等因素有关。
1、耳闷胀感
耳闷胀感是渗出性中耳炎的常见症状,患者常感觉耳部有堵塞感或压迫感,类似乘坐飞机时的耳部不适。这种症状与中耳腔内积液导致的气压失衡有关,可能伴随吞咽时耳内响声。轻度耳闷可通过咀嚼口香糖、打哈欠等动作缓解,若持续超过一周需就医检查。
2、听力下降
听力下降多表现为传导性听力障碍,患者可能感觉声音遥远或需要调高音量。儿童可能表现为对呼唤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积液黏稠度会影响听力损失程度,稀薄液体导致20-30分贝听力下降,黏稠积液可达40分贝。这种听力变化通常为可逆性,积液清除后多能恢复。
3、耳内流水声
部分患者在头部转动或体位变化时会听到耳内液体流动声,类似水泡破裂音。该症状提示中耳腔存在浆液性渗出物,常见于病程早期。伴随擤鼻涕或打喷嚏时可能出现短暂听力改善,但随后症状会再次加重。避免用力擤鼻可减少咽鼓管逆行感染风险。
4、耳鸣
耳鸣多表现为低频嗡嗡声或脉搏样搏动音,夜间安静时尤为明显。这种症状与积液振动、耳蜗淋巴液压力变化有关。急性期耳鸣可能间歇性出现,慢性患者可能持续存在。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咖啡因摄入有助于减轻耳鸣困扰。
5、耳痛
耳痛在儿童患者中更常见,成人多表现为轻微刺痛或钝痛。急性发作期可能伴随低热,但通常不超过38℃。疼痛与鼓室压力增高、黏膜炎症刺激有关,多数在积液形成后减轻。冷敷耳周可缓解不适,但持续疼痛需排除细菌性中耳炎可能。
渗出性中耳炎患者应注意保持鼻腔通畅,避免用力擤鼻或潜水等气压变化活动。日常可进行咽鼓管自行吹张训练,即捏鼻鼓气动作,每日2-3次。饮食宜清淡,减少奶制品摄入以降低黏液分泌。儿童患者应定期监测听力发育,避免长期使用耳机。若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或反复发作,需考虑鼓膜置管等手术治疗。恢复期间避免游泳及耳道进水,洗澡时可使用防水耳塞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