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骨质疏松怎么护理
弥漫性骨质疏松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适度运动、药物干预、预防跌倒、定期骨密度监测等方式护理。
1、调整饮食结构
每日摄入800-1200毫克钙,优先选择牛奶、豆腐、西蓝花等富含钙的食物,同时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避免高盐、高咖啡因饮食,减少钙流失风险。合并肾病患者需限制磷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钙剂。
2、适度运动
每周进行3-5次负重运动如快走、太极拳,每次30分钟,可刺激骨形成。水中运动适合关节疼痛者,需避免剧烈扭转动作。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跌倒高风险者应在康复师指导下训练。
3、药物干预
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等抗骨吸收药物,或特立帕肽注射液等促骨形成剂。中药骨碎补胶囊、仙灵骨葆胶囊可辅助治疗。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骨代谢指标。
4、预防跌倒
居家环境需保持地面干燥无障碍物,浴室安装防滑垫和扶手。外出选择防滑鞋具,避免雨雪天单独活动。视力障碍者应配戴合适眼镜,必要时使用助行器。夜间起床遵循三步醒神法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5、定期监测
每年进行1次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重点关注腰椎和髋部数值变化。出现身高缩短3厘米以上或突发背痛时需及时复查。长期服药者每半年检测血钙、尿钙及骨转换标志物。
护理期间需保持每日晒太阳15-30分钟以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吸烟者应戒烟,限制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睡眠时选择硬板床,避免驼背姿势。突发剧烈骨痛或身高明显变矮时,应立即就医排除椎体骨折。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记录用药史、跌倒史及骨密度变化趋势,便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