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界性心动过速是多少怎么算
交界性心动过速是指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且起源于房室交界区的心律失常,诊断需结合心电图特征与临床症状。主要判断标准包括心率范围、P波特征、PR间期变化、QRS波形态及发作特点。
1、心率标准:
交界性心动过速的心率通常为100-130次/分钟,超过窦性心律正常范围60-100次/分钟。发作时心电图显示规整的窄QRS波群,与窦性心动过速不同在于其突发突止特性。需注意与房性心动过速进行鉴别,后者心率常更快150-250次/分钟。
2、P波特征:
典型表现为P波在II、III、aVF导联倒置,反映冲动从房室结向心房逆向传导。约30%病例可见P波与QRS波重叠,部分患者出现房室分离现象。这些特征可通过12导联心电图捕捉,必要时需进行长程心电监测。
3、PR间期变化:
PR间期通常缩短至0.12秒以内,若存在前传阻滞可能延长。动态观察可见PR间期固定或逐渐延长文氏现象,这是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重要鉴别点。发作时进行食道调搏检查可明确传导路径。
4、QRS波形态:
QRS波多数呈室上性窄波形时限<0.12秒,若合并束支阻滞可增宽。与室性心动过速不同,其电轴通常正常,且对颈动脉窦按摩有反应。发作时记录12导联心电图对鉴别诊断至关重要。
5、临床发作特点:
多表现为突发心悸、胸闷,持续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可自行终止。常见诱因包括电解质紊乱、心肌缺血、药物作用等。需评估是否合并结构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排除器质性病变。
确诊交界性心动过速需由心血管专科医生综合评估心电图特征、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及临床表现。日常应注意避免咖啡因摄入、保证充足睡眠,定期监测心率变化。发作频繁或伴随晕厥、胸痛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电生理检查评估射频消融指征。长期管理包括纠正诱因、控制基础心脏病及定期心功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