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痛风遗传吗到孩子身上

59682次浏览

如果自己的家长患上痛风病后我们是否会担心,自己也患上痛风病。肯定有很多患者就有这样的想法,其实这些都是由依据可言的,所以各位患者们一定要详细的了解这个疾病,这样对自己才会有帮助。下面来看看专家的介绍。

专家认为,痛风病的遗传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另一种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是:患者的父母一方或下一代常可见到同一疾病,如果父母一方患病子女中患该病者占40%—50%,如果父母皆患此病,则子女中患该病科高达75%,而且男女皆有患该病的机会。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特点是:疾病隔代遗传,如果父母染色体上都携带这种基因,子女中(孙代)才会有25%的发病几率,而在家系中患病的多为男性。了解痛风病的遗传学特点和遗传方式,对痛风患者来讲,可以及时预测后代的患病机会,有一定帮助。如果家系中有人尿酸偏高,同时体形偏胖,就应“未病先防”提早预防和治疗。

通过上面可以了解到,痛风病是可能会通过遗传的,如果自己在体型或者家中有尿酸偏高者就应该多注意。对于疾病我们都要防范于未然,不要等疾病出现了我们才晓得后悔。所以预防疾病,从小事做起。

相关推荐

02:43
博糖宜素降尿酸的配方解析
博糖宜素是针对高尿酸痛风患者的保健食品,配方包括芹菜籽提取物、UC-Ⅱ非变性Ⅱ型胶原蛋白、姜黄提取物、印度乳香、荨麻叶提取物、姜根提取物、蒲公英提取物、黑胡椒提取物、辣根提取物。在这些成分中,芹菜籽提取物具有良好降低尿酸,调节肾脏的功能;非变性Ⅱ型胶原蛋白除能缓解关节肌肉疼痛,还能减轻关节膜损伤,减轻炎症症状;姜黄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效果;印度乳香具有抗炎镇痛的效果;荨麻叶提取物可以镇痛抗炎、抗风湿,且具有消肿的作用;姜根提取物具有促进消化、改善血液循环、消肿、抗氧化、抗炎的效果,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蒲公英根提取物能抗炎、保肝;黑胡椒提取物有抗炎镇痛的作用。
痛风症是怎么回事
痛风是一种高病症,之前过了50岁的男性是最容易患病的,而这种疾病目前具有年轻化的趋势,如果不幸患上痛风的话,给健康产生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发作的时候具有强烈的疼痛感,我们要对痛风有充分的认识,那么痛风症是怎么回事?
如何分辨真假痛风
假痛风通常指焦磷酸钙沉积病。一般情况下,可通过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分辨痛风和焦磷酸钙沉积病,需要积极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痛风中医疗法有哪些
痛风的治疗方法很多,很多人都在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其中痛风的中医治疗方法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那么痛风中医疗法都有哪些呢?为了帮助更多的患者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下文的详细介绍吧,相信对大家会有所帮助的。
痛风病人的护理方法都有哪些
对于痛风疾病,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但是了解却不是很多,痛风疾病出现的越来越频繁,而且病情严重以后带来很大的伤害,由于日常的饮食不注意,很多人患上了痛风,所以疾病不仅需要治疗,痛风的日常护理也是需要重视,那么,痛风病人的护理方法都有哪些?
痛风是怎么得的
痛风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尿酸的升高,而这个尿酸升高不是暂时的升高,而是长时间比较高水平的升高。正常的尿酸水平在男性是420μmol/L,女性是360μmol/L。一般轻度的升高影响不大,但如果长时间比较高的升高,比如在500以上甚至600以上,时间长了就会在关节的局部有尿酸盐的沉积。这种尿酸盐的沉积其实不是会随时发生痛风,而是可能会有一些诱因的情况下发生痛风,这就是痛风的直接诱因,包括暴饮暴食、剧烈运动、受凉,这时沉积在关节部位的痛风的尿酸结晶,就会发生一些炎症,然后导致炎症的突然发生,也就是痛风关节炎,这种情况会出现关节的红肿疼痛,局部的发热,这就是痛风。所以其实痛风的发生需要两个主要的因素,一个是长时间的尿酸升高,导致尿酸盐的结晶在关节局部的沉积。另一个是一些诱因,这是直接因素。这些诱因包括运动、受凉或突然的高嘌呤饮食,导致尿酸的突然升高,然后会导致痛风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37

2020-07-28

61597次收听

痛风不能吃什么
痛风尽量少吃或不吃一些含嘌呤过高的食物,包含带壳的海鲜类、牛羊肉、动物内脏、酒类等等。痛风是因为体内的尿酸长时间的升高导致,而尿酸是由于嘌呤代谢产生的一种废物,所以在饮食上要特别注意。1、海鲜类的食物,包括海里的鱼类或海蜇这些食物。2、牛羊肉,尤其是动物的内脏和肉汤。其实牛羊肉里含的嘌呤可能还不算特别多,但是动物的内脏以及肉汤里,嘌呤的含量特别高。3、酒类,所有的酒类里都含有比较高量的嘌呤,尽量不要喝酒,而且酒不光是嘌呤的含量高,到体内之后酒精会抑制体内正常的嘌呤代谢,抑制尿酸的分解。所以喝了酒后本身就产生的嘌呤多,然后分解代谢尿酸的途径又被抑制,尿酸肯定会在体内堆积。4、豆制品或蘑菇,还有菜花这类植物食物,嘌呤的含量并不是特别高,只是相对其他的食物可能稍微高一些。不是绝对不能吃,但尿酸水平特别高先不要吃这些。其实对于痛风的患者来说,所有的食物都没有绝对的能吃或者不能吃,只是因为嘌呤含量的多少,在饮食的量上要稍微注意一些。
语音时长 01:58

2020-07-28

50026次收听

01:44
什么是痛风病
痛风发病率越来越高,与人们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患有高尿酸血症病人容易患有痛风病时,表现为关节剧烈疼痛感,如刀割样疼痛,特别是大拇指、脚趾等关节会产生红、肿、热、痛等症状。严重患者一点风吹都会产生剧烈疼痛,特别在夜间,像刀割样疼痛感。痛风患者应尽早诊断,及时正规治疗,避免出现肾结石以及肾功能损害,或在关节部位出现痛风石等临床表现。
02:42
痛风病人不能吃什么
痛风病人不能吃的东西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酒类,包括所有的酒类,尤其是啤酒和白酒,因为它们都会引起血尿酸的升高。第二,动物内脏,比如说肝脏、肺脏、肚、肠这类的。第三,肉汤类的食物。第四,海鲜类的产品。第五,豆类产品,如黑豆、绿豆等等,包括豆浆。第六,含糖饮料,含糖饮料同样可以升高血尿酸的水平,含糖饮料的作用往往在青少年、中学生、大学生中比较突出。第七,牛羊肉,一般火锅建议患者少吃,因为往往火锅里的东西都是高嘌呤的饮食。
痛风是什么
痛风是一种代谢病,主要原因是血中尿酸增高,造成尿酸在关节中析出形成结晶,引发关节炎。痛风的发生是一个过程,首先出现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如果没有发现或处理,会出现痛风发作,临床表现为突发的、急性发作的单关节炎症,关节炎最常见部位是远端的足趾关节。痛风发作时,关节会出现红肿热痛,而且这种疼痛非常难忍和剧烈。痛风关节的症状消失、炎症控制后,关节会进入缓解期,关节症状会没有任何临床表现,这是痛风发生比较典型的发病过程。如果没有经过正规治疗,会发展为慢性痛风,临床上会看到关节有痛风石形成,以及肾功能有轻度的肌酐升高,有肾结石形成;关节发作期会越来越长,发作间期越来越短。
语音时长 02:12

2019-07-30

51007次收听

痛风可以彻底治好吗
痛风能否治愈,回答起来就比较困难。因为在过去吃不饱的时候,没有痛风;但现在随着改革开放,先是广东高尿酸血症,然后一直北上,现在全国都在患病。尽管知道饮食和它有关系,也告诉病人要控制饮食,但控制起来非常困难。在这个意义上,治疗除根不太容易。另外,尿酸高除了饮食,还和肾脏排泄有很大关系,因为每个人的遗传背景不一样,肾脏排泄尿酸的能力也有差别。但并不是排尿酸少了,肾脏有什么别的问题,查尿素氮、肌酐、肾功能都是正常的,现在生活方式、饮食以及活动量,饮食改了、活动量低了,所以产生尿酸的量已经使肾脏应付不了,所以堆积。假如能够严格的控制饮食,严格的像过去那样增加体量,也许能够控制。但是现在不太能根治,所以就需要用药物来辅助,排泄尿酸。
语音时长 01:56

2018-09-21

66125次收听

什么是痛风
痛风分成急性痛风和慢性痛风,急性痛风大部分都在脚的拇趾、脚趾头上或者脚上,特别疼,反复的痛风不管,10年、20年就会变成慢性痛风,慢性痛风会疼的时间越来越长。急性痛风对吹口气就受不了,急性痛风疼的时候,疼几天可以自愈。痛风真正的幕后推手是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就是产生的尿酸多或者排泄的少,或者既产生的多又排泄的少,血里尿酸高,时间长了就会引起痛风,引起结石叫做痛风石。所以痛风是一个表象。
语音时长 01:22

2018-09-21

85104次收听

02:37
痛风的危害
如果是确诊患上痛风这种疾病,患者就会出现疼痛的症状。如果是慢性的痛风,这种情况会影响患者关节的功能,结石沉积在痛风患者的手上或者是脚上,就会引起疼痛以及关节功能的异常。另外,痛风这种疾病,可以引起肾脏结石的发生。患有痛风的病人,会有一些细小的结晶沉积在肾脏,就会引发患者出现肾病。患者出现这种情况以后,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就可以引起尿毒症的发生,患者就需要长期进行透析治疗。所以,如果长期不进行治疗,后果还是比较严重。引起痛风的病因,实际上是高尿酸血症。因此,对于痛风患者来说,真正需要彻底解决的问题,实际上是高尿酸血症。而高尿酸血症和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肾脏病都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应该及早发现,及早处理。
痛风患者控制饮食有如下原则
多饮水,少喝汤。血尿酸偏高者和痛风患者要多喝白开水,少喝肉汤、鱼汤、鸡汤、火锅汤等。白开水的渗透压最有利于溶解体内各种有害物质。多饮白开水可以稀释尿酸,加速排泄,使尿酸水平下降。汤中含有大量嘌呤成分,饮后不但不能稀释尿酸,反而导致尿酸增高。
03:24
痛风不能吃什么
原来痛风病是老年人的专利,现在越来越呈年轻化的趋势。一般说来导致痛风会有膳食、手术、外伤等原因。但不管那种类型的痛风在饮食上都要严格控制。禁食动物内脏、海鲜、豆制品还有鸡汤肉汤等高嘌呤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瓜类蔬菜,多喝水。尽量从牛奶和鸡蛋中摄取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