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种由尿酸代谢异常导致的关节炎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常见于足部第一跖趾关节。痛风可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发作期、间歇期和慢性痛风石期四个阶段。
体内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导致血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周围组织引发炎症反应。急性期可使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治疗。
高嘌呤饮食如动物内脏、海鲜等会促进尿酸生成。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增加低脂乳制品和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有助于控制尿酸水平。
肥胖、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综合征常伴随尿酸排泄障碍。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可通过别嘌醇、苯溴马隆等药物促进尿酸排泄。
慢性肾病导致尿酸排泄减少是继发性痛风常见原因。控制原发病同时可使用非布司他等抑制尿酸生成药物,严重者需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痛风患者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避免剧烈运动和关节受凉,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控制在300微摩尔每升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