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治疗和护理要注意什么
百日咳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及对症药物,护理需注重隔离消毒、保持呼吸道通畅、营养支持和症状监测。主要措施包括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混悬液等药物治疗,以及环境湿度调节、拍背排痰等护理方法。
1、药物治疗
百日咳杆菌感染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咳嗽剧烈时可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混悬液减轻气道炎症,痰液黏稠者配合氨溴索口服溶液稀释痰液。出现痉挛性咳嗽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苯巴比妥东莨菪碱片缓解症状。用药期间须完成全程治疗,避免耐药性产生。
2、隔离消毒
患者需单独居住并佩戴口罩,分泌物用含氯消毒剂处理。餐具煮沸消毒15分钟以上,衣物单独清洗后暴晒。隔离期从痉咳开始计算不少于4周,或抗菌治疗5天后。接触者需预防性服用红霉素肠溶片,儿童集体机构发生病例时应暂停聚集活动。
3、呼吸道管理
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使用加湿器避免气道干燥。采用空心掌自下而上拍背,每日3-4次促进排痰。婴幼儿吃奶后竖抱拍嗝,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出现口唇发绀时立即吸氧,备好急救用负压吸引器清除气道分泌物。
4、营养支持
选择高蛋白流质饮食如牛奶蒸蛋,少量多餐避免诱发咳嗽。吞咽困难者可鼻饲安素营养粉,每日保证1500毫升温水摄入。补充维生素AD滴剂增强黏膜修复能力,避免辛辣、冷硬食物刺激咽喉。记录24小时出入量预防脱水。
5、症状监测
每日测量体温4次,观察咳嗽频率和特征性鸡鸣样回声。使用血氧仪监测指尖氧饱和度,低于92%需就医。记录呕吐次数及痰液性状,出现惊厥、意识改变等神经系统症状时立即急诊。恢复期仍可能传播病菌,需持续防护2周。
百日咳康复期应保持每日开窗通风3次,每次30分钟,紫外线灯每周消毒房间2次。逐步增加散步等低强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咳嗽。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的联合疫苗可建立长期免疫保护,接触患者后72小时内可进行暴露后预防。咳嗽完全消失前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患者衣物需单独用60℃以上热水浸泡消毒。家庭成员出现阵发性咳嗽需及时筛查,婴幼儿及孕妇等重点人群应加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