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常见三大症状
胃溃疡常见三大症状主要有上腹部疼痛、反酸烧心、食欲减退。胃溃疡是胃黏膜被胃酸或胃蛋白酶自身消化形成的局部缺损,通常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因素有关。
1、上腹部疼痛
上腹部疼痛是胃溃疡最典型的症状,多表现为餐后1-2小时出现的钝痛或灼痛,疼痛部位多位于剑突下或左上腹。疼痛具有周期性特点,可能持续数周后缓解,但易反复发作。疼痛程度与溃疡深度相关,穿透性溃疡可能出现剧烈持续性疼痛。胃溃疡疼痛可通过抑酸药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等缓解,但需注意长期使用抑酸药可能影响营养吸收。
2、反酸烧心
反酸烧心表现为胸骨后灼热感及酸液反流至口腔,多在平卧或弯腰时加重。这是由于溃疡导致胃排空延迟、胃内压增高,使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所致。严重时可伴随咽喉不适、慢性咳嗽等食管外症状。治疗可选用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片联合黏膜保护剂硫糖铝混悬凝胶,同时建议睡前3小时避免进食。
3、食欲减退
食欲减退与胃黏膜炎症刺激、胃动力障碍相关,患者常伴早饱感或餐后腹胀。长期食欲不振可能导致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等并发症。这种情况需要与胃癌进行鉴别,建议完善胃镜检查。治疗上可短期使用胰酶肠溶胶囊帮助消化,配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抑制胃酸分泌,同时应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食物。
胃溃疡患者日常应注意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过热过冷食物,戒烟限酒。建议采用低脂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蛋清、豆腐等,烹调方式以蒸煮为主。可适量食用香蕉、燕麦等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食物帮助黏膜修复。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按医嘱规范用药并定期复查胃镜。若出现呕血、黑便、剧烈腹痛等警示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