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活检穿刺疼吗

发布时间:2021-08-129268次浏览

活检穿刺会有疼痛感,但疼痛较轻,多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活检穿刺时需用针头刺入病变区域,通过提插针方式将病灶内细胞或小组织切割下来。这个过程易对组织造成损伤,因而会有疼痛。

如身体存在占位性病变,通过其他检查无法明确是良性还是恶性,往往需要做活检穿刺检查。部分患者对这项检查并不了解,担心检查过程中会引起明显疼痛,以至于产生恐惧心理。那活检穿刺疼吗?

一、活检穿刺疼吗

活检穿刺多数会有一定的疼痛或不适,但属于人体可以忍受的范围,无需过分担心。活检穿刺是临床上常见的检查手段,对疾病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作用。检查时需使用注射针头刺入病变区域内,通过提插针方式将病灶内细胞或小组织块切割下来,因穿刺对组织有损伤,所以患者或多或少会感觉疼痛。

二、如何减轻活检穿刺的疼痛感

1.注射局麻药物
有些医院在为病人进行活检穿刺时,通常会在穿刺部位使用局部麻醉药物,等到药物起效后再进行穿刺。受到局麻药物影响,局部暂时失去知觉,因此穿刺过程的疼痛不适感会明显减轻。不过注射麻醉针时会有疼痛感,穿刺手术结束后,麻醉药效消失时也会产生疼痛,但这些疼痛感较轻微,大多数人可以承受。
2.缓解紧张情绪
部分患者因不了解活检穿刺的具体情况,在穿刺前及穿刺时情绪会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情绪过分紧张易造成身体感觉异常,进而使疼痛感明显增强,甚至还会出现心慌等不适。建议穿刺前做好病人思想工作,使其能缓解紧张情绪,保证穿刺顺利进行。

相关推荐

01:17
胰管乳头状黏液瘤患者有哪些症状
一般情况下,胰管乳头状黏液瘤的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消瘦、腹部包块、腹泻等。1、腹痛:胰管乳头状黏液瘤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腹部疼痛,疼痛的性质可能是持续性的钝痛或隐痛,也可能是间歇性的剧痛。2、腹胀:胰管乳头状黏液瘤患者可能会出现腹胀,尤其是在进食后。3、消瘦:由于肿瘤的生长会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所以胰管乳头状黏液瘤患者可能会出现消瘦的情况。4、腹部包块:胰管乳头状黏液瘤患者可以在上腹部触摸到包块,包块的质地可能较硬,有时可能会有压痛。5、腹泻:由于肿瘤堵塞了胰管,影响了胰腺的正常功能,胰管乳头状黏液瘤患者可能会出现腹泻的情况。出现以上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肿瘤穿刺后会不会扩散
肿瘤穿刺后导致肿瘤扩散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临床上设计穿刺针,都会把设计成套管针,也就是在穿刺针外面会有一个套管,在穿刺时会先把套管刺入肿瘤,然后再用穿刺针通过套管来穿取肿瘤组织,这些操作都是在套管内完成的,肿瘤组织是不会接触到人体正常组织和器官。肿瘤穿刺带来这种扩散的风险与给病人带来的益处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通常只有通过手术或穿刺活检才能进行病理检查,相对于手术来说,穿刺活检对人体伤害较小。
语音时长 01:54

2021-12-30

75425次收听

放疗过程很痛苦吗
一般情况下放射反应基本没有痛苦,基本都可以忍受。放疗确实是一个过程,它从定位、计划、勾画靶区、治疗计划,最后治疗实施,是一个无创的过程。就像我们每次躺着CT、躺着核磁做检查一样。所以它这个过程比较复杂,专业技术人员涉及环节比较多,所以放疗是个过程。这个过程对病人而言没有痛苦,也不遭罪,但是对医务人员来讲,它涉及的群体多、环节多、要求的技术高、定位在CT要精准、靶区勾画要精确,它的治疗计划,物理师设计方案,像计量雕刻,最后技术员实施治疗,它还要让病人的治疗过程和定位完全重合,所以放疗是精确的一个全过程,而且是需要团队合作。不像外科一个大夫拿把刀就能解决问题。放疗不是一个人,而且需要一个团队经过精心的锻炼、熟练的操作,整个过程都必须精准,才能达到放疗应该的疗效。所以它这个过程比较复杂,但对病人来讲没有痛苦,也不会有不舒服,但是要配合这个过程的医务人员的整体在全流程的完成。
语音时长 01:43

2020-07-17

67191次收听

有设备有保障可以得到好的疗效吗
不是有设备就能得到好的疗效。所以很多病人经常问“我这有这个刀,那有那个刀”我经常跟患者说一句话叫“如果他天天在谈到是什么什么刀,那是做广告”。真正放疗的疗效,装备是前提,人是关键。规范的操作流程那是保障疗效的一个方面,最后有了装备,有了规范流程,第三还有剂量模式的创新。这个剂量模式创新就是说我们的放疗经过了100多年,最早的放疗它是一个常规剂量,每天2个Gy,每周5~6次,照50~70个Gy,5~7周这么一个剂量。那个时代是不能够根治大多数肿瘤的这样一个剂量模式。到了今天随着技术的进展,剂量的聚焦,对肿瘤诊断的精确,这个剂量发生了改变,大的剂量一次20个Gy,只照3次,小的3~5个Gy,只照10次8次,跟以往每次2个Gy照3、4次截然不同。所以放疗只有武器,就是只有设备,不能决定疗效的好坏,要整个技术用好,需要训练有素的团队、创新方案适合的病人选择适合最佳治疗方案的病人的分期这样一些肿瘤,所以它疗效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语音时长 01:30

2020-07-17

59245次收听

放疗能治疗哪些肿瘤
放疗能治疗的肿瘤包括颅内如良性脑膜瘤、垂体瘤、恶性脑转移瘤、胶质瘤、手术后或者松果体瘤;皮肤,皮肤癌;头颈部,鼻咽癌和口腔癌;来到胸部,肺癌、食管癌;到腹腔,肝癌、胰腺、肾脏、输卵管;到盆腔,宫颈癌、前列腺癌这一系列癌症,所以排除法把最不适应的放疗病种除外,器官除外,大多数肿瘤都适合放疗,在癌症治疗当中70%都需要接受放疗。由于原理和方法的特点,就决定适应症,叫做射线无孔不入。第二只要看得见,包括表面看得见,内部影像能发现,就能治疗,这个原理就决定范围,适应症非常广。反复强调放射线治疗,由于高能量把肿瘤摧毁,有的器官就不是优选。如胃肠,胃癌是一个囊袋器官,在胃壁上长个肿瘤,把胃肿瘤干掉,胃就成了个窟窿。把胃肠除外以后,全身的大多数肿瘤,都是放疗的适应症。但是很遗憾,中国目前的数据20%左右是达到的,还有大量的癌症病人应该接受放疗,没得到。所以放射治疗是一个手段,适应范围广,优势明显、疗效凸显。
语音时长 01:42

2020-05-08

60439次收听

02:53
早期肿瘤怎么治疗
早期肿瘤要根据所在的位置和长在什么器官、年龄、性别等都与治疗手段的选择有关。早期乳腺癌局部手术切除再加放疗乳腺能保留,肿瘤的根治性较高。早期胃肠肿瘤,将肿瘤切掉,可以根治。所以胃肠肿瘤、乳腺、甲状腺早期可以根治。但肺癌早期,患者年龄较大且肿瘤在一公分左右,放射线治疗效果较好,没有创伤,能量聚焦很强,过程安全,摧毁肿瘤的结果非常彻底,而且没有任何器官功能影响。对于肿瘤容易复发的疾病,比如肺癌要考虑治疗过程的安全性、治疗结果的彻底性、治疗功能保存性,放疗的优势更大。
03:14
肺癌挂什么科室好
肺癌从疾病的属性,属于呼吸系统,多半是在呼吸科。从体检筛查来讲,它是影像科,做低剂量CT,或者有的基层医院做透视,也是影像科发现。怀疑有肺癌,多半到胸外科。到了晚期更多是到肿瘤内科做药物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肺癌早中晚期过程当中,放疗占据的比例极高,发挥的作用极大。早期年纪大开不了刀,可以根治。中期可以联合药物,靶向也好、免疫治疗也好、化疗也好,疗效得到提高。晚期骨转移或联合免疫治疗、靶向治疗中位生存明显延长,对原发灶转移灶可以有效摧毁,可以生成明显的提高。但是一个最有效贯穿早中晚期的一个科叫放疗科,如果得了肺癌,不妨首先到放疗科去咨询,去看一看,选择手段的机会更大,未来的疗效发生天壤之别。
02:43
手术无意义的病期还能做放疗吗
手术治疗肿瘤,选择病例很严谨,像早期手术,把肿瘤切掉。到了中期,看它的位置能不能切净,或者切除以后对器官功能的影响,这个时候属于手术交界性。还有一种情况基本就没有手术的价值,局部病灶一发现就出现了转移。四期病例多数手术没有意义,因为局部切掉,远处到处都有肿瘤,手术不能对每个器官都去开刀,身体耐受不了,还有细胞癌症,转移到处跑,那就没有太大意义,这种情况放疗就可以。手术没有意义,或者根本没有实际价值的时候,放疗可以对原发灶、转移灶同时可以把它摧毁掉。所以对于不能手术,手术没有意义的四期病人,选择放疗,不但可以控制原发灶、转移灶,还让病人可以获得长期生存。所以不能手术的四期病人,放疗是一个有效选项,而且它和药物联合这个效果更好。
什么是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
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是对于肿瘤治疗的一种比较新型的方法。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治疗肿瘤时,通过对超声定位的利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波会对体内靶区内的肿瘤细胞杀灭掉,但周围正常的组织不会受到损伤,所以属于一种微创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适用于很多类型的肿瘤,也有很多禁忌症状,也有它的优点和并发症。
肿瘤射频消融术安全吗
肿瘤射频消融术相对较为安全,多用于无法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对于原发性肝癌,通常采取介入治疗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对于肝转移瘤,病灶小于三个并且每个病灶不超过3-5cm,建议选择射频消融治疗。此外,对于肺癌和周边型肺癌病灶较大建议选择射频消融。仅腹膜后和肾上腺由于血管丰富,射频消融危险性较大,其他部位均较为安全。
肿瘤康复的必要性有哪些
随着医学的发展,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手段都在不断的进步。经过合理的治疗,大多数的早期癌症和部分的中晚期癌症都可以得到治愈或者控制,相当多的中晚期癌症患者,生存期得到延长,因此带瘤生存者逐渐增多,患者对生存质量的期望也在逐步的提高。但是癌症本身或者手术,以及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都会带来诸多的不良影响。几乎所有的恶性肿瘤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身体功能异常以及躯体残疾,或者回归社会和家庭的障碍等多种问题。肿瘤患者及其家庭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都不同程度地需要专业的康复指导与帮助。
语音时长 01:11

2019-11-11

52169次收听

01:39
肿瘤康复的必要性
大多数早期癌症和部分中晚期癌症都可以得到治愈或者控制。许多中晚期癌症患者,生存期得到延长,因此带瘤生存者逐渐增多,患者对生存质量的期望也在逐步的提高。但是癌症本身或者手术,以及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都会带来诸多的不良影响。几乎所有的恶性肿瘤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身体功能异常以及躯体残疾,或者回归社会和家庭的障碍等多种问题。肿瘤患者及其家庭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都不同程度地需要专业的康复指导与帮助。
两次化疗最长间隔时间
化疗对于寻常人来说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词语,拜发达的网络所赐,都知道化疗对于缓解癌症病变有很好的效果,化疗也因良好的效果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化疗依然是一个很遥远的词语,对于化疗的相关知识大家也并不是很了解。两次化疗最长间隔时间就是很多人都不了解的关于化疗的基础常识。
这十种人是肿瘤“免疫体”,你是哪一种
一项研究发现,常锻炼的男性肺癌和结直肠癌发病率分别降低68%和38%。经常锻炼的癌症病人病情改善也更明显。其原因是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有助于控制炎症和激素水平,增强人体免疫系统抗击癌细胞。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康复治疗法
中医药治疗肿瘤有着悠久的历史,东汉《金匮要略》记载有治疗肿瘤的大黄廑虫丸、桂枝茯苓丸,唐代《千金要方》记载用全蝎、蜈蚣等动物类药治疗肿瘤,元代《丹溪心法》详载以三棱、莪术等活血药治疗肿瘤类疾病,至明清以中药治疗肿瘤已有较系统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