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切除的危害
扁桃体切除术后可能出现短期并发症如出血、感染,以及长期影响如免疫功能变化,但多数情况下风险可控。
扁桃体切除术后的短期危害主要包括术后24小时内原发性出血和5-7天后的继发性出血,出血量通常为50-100毫升,需及时压迫止血或电凝处理。术后1-3天可能出现38-39度低热,与创面炎症反应有关,超过72小时持续发热需排除链球菌感染。吞咽疼痛在术后2-4天最显著,疼痛评分可达4-6分,儿童可能出现暂时性拒食。味觉异常发生率约15-20%,多因手术牵拉舌咽神经分支,通常2-4周自行恢复。
长期观察显示,儿童术后1年内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可能增加1-2次,与局部免疫屏障减弱相关,但2年后与未手术儿童无显著差异。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咽部瘢痕挛缩导致异物感,发生概率低于3%。术后3-6个月血清IgA水平可能下降10-15%,但仍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特殊体质患者可能出现舌根淋巴组织代偿性增生,引起轻度打鼾,需结合睡眠监测评估。
术后应保持口腔清洁,使用生理盐水漱口每日4-6次,避免剧烈咳嗽和擤鼻动作2周。饮食从流质逐步过渡到软食,温度控制在25-35度为宜,禁止食用坚硬、辛辣及酸性食物3周。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保持咽部湿润,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减少水肿。术后1周复查伤口愈合情况,2周内避免重体力劳动,1个月内禁止游泳及潜水。出现鲜红色出血量超过5毫升、持续高热超过39度或剧烈疼痛需立即返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