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是什么情况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累及肺部但可扩散至其他器官。肺结核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常见症状包括长期咳嗽、低热、夜间盗汗、体重下降和咯血,病情进展可能导致肺组织破坏和呼吸衰竭。
结核分枝杆菌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排出的飞沫传播,当健康人吸入含菌飞沫后,细菌可能在肺泡定植。免疫系统正常者可能形成肉芽肿包裹细菌呈潜伏感染,当免疫力下降时细菌重新活跃繁殖引发活动性结核病。典型病理变化为肺部出现干酪样坏死和空洞形成,胸部X线可见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斑片状阴影。诊断需结合痰涂片抗酸染色、结核菌素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确诊需痰培养检出结核分枝杆菌。
未经治疗的肺结核具有较高致死率,规范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乙胺丁醇片等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6-9个月可治愈。耐药结核需根据药敏试验调整方案,广泛耐药结核需使用贝达喹啉片、德拉马尼片等二线药物。治疗期间须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用药,间断服药易导致治疗失败和耐药性产生。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结核菌素筛查,潜伏感染者可用异烟肼片预防性治疗。保持室内通风、佩戴口罩、加强营养有助于防控传播。
肺结核患者应保证充足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每日进食鸡蛋、牛奶、瘦肉等优质蛋白,补充维生素A、D、E增强黏膜修复能力。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改善肺功能,但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咯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和听力检测,注意利福平会使体液呈橘红色属正常现象。完成治疗后仍需随访2年监测复发,咳嗽礼仪和痰液消毒处理可降低家庭传播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