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需要做骨密度检查
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通常需要做骨密度检查,主要包括绝经后女性、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中老年男性、有骨质疏松家族史者以及长期缺乏运动或钙摄入不足者。
1、绝经后女性
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导致骨量流失加速。这类人群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显著增加,建议每1-2年进行一次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检查。若发现骨量减少需及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等抗骨吸收药物。
2、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
连续使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超过3个月的患者,药物会抑制成骨细胞活性。这类人群可能出现腰背疼痛、身高变矮等椎体压缩症状,骨密度检查应作为用药期间的常规监测项目。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激素用量,配合使用雷洛昔芬片等药物。
3、中老年男性
70岁以上男性因雄激素水平降低,骨形成速率下降。这类人群髋部骨折死亡率较高,建议65岁起定期进行定量CT骨密度检测。日常需保证每日1000mg钙摄入,适度进行抗阻力训练,必要时使用特立帕肽注射液促进骨形成。
4、有骨质疏松家族史者
直系亲属发生过髋部骨折的人群,遗传因素导致峰值骨量较低。这类人群建议40岁后开始基线检查,重点关注腰椎和股骨颈T值。预防性措施包括戒烟限酒,避免长期饮用碳酸饮料,可遵医嘱使用鲑鱼降钙素鼻喷剂。
5、高危生活方式者
长期卧床、日照不足、每日钙摄入低于400mg的人群,易出现继发性骨质疏松。这类人群检查时需联合骨代谢标志物检测,治疗需纠正营养不良,补充碳酸钙D3片,逐步恢复负重运动。
骨密度检查后应根据结果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所有高风险人群均应保证每日800-1000mg元素钙和400-800IU维生素D的摄入,进行适度的负重运动和平衡训练,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定期复查骨密度以监测干预效果。已确诊骨质疏松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预防跌倒等意外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