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日常预防肾积水的几大细节

56752次浏览

大家千万不要忽视肾积水的治疗,一旦患有肾积水的症状就要及时的看医生,早期的治疗可以减缓病情的发展,而且也会大大降低治疗的风险,所以说为了自身的健康务必要重视治疗,下面我们就来看下日常预防肾积水的几大细节?

肾积水患者,预防应注意以下措施:

第一件事首先就应该多喝水,无论积水属于哪一类最重要的预防就是提高水分的摄入量。水能够稀释尿液并且防止高浓度的盐类及矿物质形成积水。每个人正常的饮水量应该是每天能够达到排尿量2升。如果实在,烈日下工作,那么需要多加两加仑的水。

第二补充纤维素这样能够有效的预防肾积水的发生,饮食的时候加入米糠可以防止肾积水。肾积水的成分主要是由该意见涵盖的产品所形成的。如果确定自己身积水是钙的成分那么则应该注意钙质的摄取。如果一定要服用营养品,那么首先要请教医生是否有必要,还要检测每天高钙食物的摄取量,包括牛奶干酪以及其他乳制品。牛奶和其他的抗酸剂都可能会产生肾积水。

第三日常生活中要减少食用富含草酸盐的食物。研究表明大约60%的肾积水属于草酸钙积水。所以应该,尽量减少,富含草酸食物的摄入包括豆类青菜,葡萄青椒香菜,草莓以及甘蓝。也要避免酒精咖啡因巧克力,红茶等食物的摄入。

上面便是为我们提供的一些非常有用的建议,若是大家对于肾积水这个问题的预防护理方法还有着自己的想法,也希望大家能够分享出来,让更多的人受益。

相关推荐

肾有积液可以自己消失吗
肾脏积液有可能会自己消失,但是绝大部分出现肾积液的情况,还是需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果做全泌尿系统的超声,需要患者进行憋尿然后做超声,这个时候会出现有双肾积水的一个假象。有的患者是由于梗阻性的问题,比如说输尿管有内堵,或者是外压性的一些疾病,比如说腹腔腹膜后的一些肿瘤压迫输尿管,导致这个出现积水,这种情况下,很少能够自发的解除,需要到医院进一步就诊来明确病因,然后采取适当的治疗的方案。
语音时长 01:22

2021-12-30

72103次收听

肾积水能不能根治
肾积水这种病情不仅仅只是治疗了,吃药就会好的,很多时候肾积水病情做好辅助治疗才是最为关键的,所以很多时候对于肾积水病情大家都会有持久不治的现象,下面我们就看下肾积水能不能根治?
肾积水分为几种类型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形成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自己摆脱许多潜在的疾病威胁,就拿肾积水这种病为例,患者一定要及时治疗才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影响,那么肾积水分为几种类型呢,下边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肾积水患者日常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相信各位朋友对肾积水都不会感到特别陌生吧,肾积水是一种对身体健康危害极大的疾病,要想对其彻底根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下面为大家看下肾积水患者日常要如何护理。
肾积水不能吃什么食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开始注意自己的饮食了,各种山珍海味,大鱼大肉的开始吃起来,不过肾积水患者一定要注意哦,有些东西是不能随便吃的,下面为大家介绍下肾积水不能吃什么食物。
肾积水的中医治疗怎样
相信许多人都听说过肾积水,那么在有这种疾病的情况时,一定要及时的治疗,千万不要拖着,那样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接下来我们就通过文章来了解一下肾积水的中医治疗。
肾积水是怎样治疗
对于生理性的或者壶腹型肾盂不需要特殊的处理;但有些肾积水可能存在病理性因素,需要手术治疗。肾积水是一种肾盂形态学的描述,任何因素导致肾盂内尿液排出不畅均会造成肾积水。因此只有通过针对肾积水的病因才能够治愈。常见的肾积水原因是肾盂跟输尿管连接的位置出现狭窄,这种狭窄导致了肾盂不能很快的把尿液顺畅的排到输尿管内导致肾盂的扩张,常年累月的肾盂张力过高可能会导致肾脏的皮质变薄,出现肾功能的减退,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肾脏无功能。如果是尿路系统肿瘤引起的肾脏积水,可能会有血尿等症状需要及时的手术,否则肿瘤就会出现转移,甚至影响患者的预后。对于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肾积水,需要根据结石的大小、输尿管的条件,还有患者的一般状况来进行手术治疗。可能行输尿管镜碎石或者经皮肾镜手术治疗,如果尿路堵塞不能够及时解除可能会导致肾功能减退或者生活中的衰竭,甚至有管腔外的病变,如妇科的肿瘤、消化道的肿瘤、晚期肿瘤压迫的肾积水,由于原发病没法解除,可以通过输尿管逆行置管来缓解肾积水保护肾脏的功能。由于前列腺增生引起的肾积水,可以行前列腺增生相关的手术缓解肾积水。
语音时长 01:39

2020-03-10

55003次收听

肾积水能导致尿毒症吗
肾积水是否会引起尿毒症,最主要看肾积水是否会对双侧肾功能造成影响。正常情况下是有双侧肾脏,有两个肾脏,如果双侧肾脏同时受损,甚至严重受损的情况下,会产生尿毒症。但是一般情况下,双侧的肾功能受损主要是会发生在下尿路梗阻的情况,包括有膀胱的疾病、前列腺尿道处的疾病,会发生双侧的尿路梗阻,但是双侧的尿路梗阻往往都会伴有下尿路的症状,或者形成双侧梗阻。往往会因为其他一些疾病的发生导致发现这种疾病,所以导致尿毒症的情况发生比较晚。单侧的尿路梗阻或者是肾积水是不会发生尿毒症的,只有双侧的尿路积水会发生尿毒症,而且是双侧的尿路梗阻导致严重的肾积水情况下,或者不恰当的治疗,没有及时的治疗才会产生尿毒症的情况。所以只有双侧的肾积水严重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尿毒症。
语音时长 01:21

2020-02-25

62517次收听

怎么预防肾结石的发生
预防肾结石的发生,主要是针对肾结石的不同成因,或者肾结石的不同成分进行预防。首先肾结石分为三种类型:第一,草酸类的结石;第二,尿酸类的结石;第三,感染类的结石。对于第一种草酸类结石,要尽量减少服用草酸类的食物,含草酸类的食物包括咖啡豆、葡萄、还有一些大豆。对于尿酸类结石,要食用产生尿酸少的食物,少食含嘌呤类的食物。对于感染类的结石,尽量预防感染的发生,包括解除梗阻、尿路梗阻、碱化尿液,通过这些措施来减少肾结石的发生。针对不同的结石的成因进行不同的治疗方法或者预防方法。
语音时长 01:10

2020-02-25

65385次收听

肾盂积水怎么治疗
肾盂积水是指由于尿路梗阻使尿液从肾脏排出受阻,造成肾内压力升高,肾盂肾盏扩张,甚至造成肾实质受压萎缩的一种疾病。轻度的肾盂积水仅可见肾盂扩张,中度积水肾盏也随之扩张,而重度积水肾盂肾盏融合。肾盂积水的治疗主要是治疗原发疾病,解除梗阻。必要时手术解除梗阻或引流。如果是由泌尿系感染引起的肾盂积水,可应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但如果为肾后性梗阻引起的肾盂积水,需要明确是结石还是肿瘤压迫所导致。大多数解除梗阻后肾积水也可以消失。
语音时长 01:22

2020-02-14

55272次收听

01:43
女性为什么会得肾结石
临床上女性得肾结石和男性得肾结石的原因是一致的,由于发生原因多种多样,到目前为止,肾结石的发生还不明确。总的来说,肾结石的发生原因主要和以下两个方面有关系:第一,代谢原因。是由于患者身体机能或身体的代谢机能产生的肾结石,这种代谢原因不因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第二,尿路病变。包括尿路畸形、尿路梗阻、一些其他尿路形成的积水等。从发生率上来说,男性肾结石的发生率要高于女性,因此不是说女性会更容易得肾结石。
02:02
输尿管结石伴肾积水怎么办
输尿管结石伴积水要根据结石所处的位置和大小决定治疗的方案。对于输尿管结石在七毫米以下的患者,往往能够自行排石,不需要通过外科干预。嘱咐患者要多饮水、适当运动来促进结石的排出。超过六七毫米的结石很难自行排出,往往可能需要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通过微创将结石打成小块,然后通过自然腔道排出体外。对于输尿管上段超过两厘米的结石,引起肾积水比较重的情况下,往往选择经皮肾镜的手术方法,通过腰上打眼的方法能够在直视下将结石完全清除,同时有些患者可能合并输尿管狭窄,可以术中一并来进行处理。
02:30
肾积水怎样治疗
肾积水只有针对病因处理才能治愈。对于生理性或壶腹型肾盂,不需要特殊处理。病理性因素导致的肾积水,需要手术治疗,去除病因。常见的病因是肾盂输尿管连接部位狭窄,可能会导致肾脏的皮质变薄,出现肾功能减退,严重的肾脏无功能;尿路系统肿瘤引起的肾积水,需要及时手术,否则肿瘤会出现转移和进展,影响患者的预后。对于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肾积水,要根据不同的结石大小和输尿管的条件及患者状况,可能行输尿管镜碎石或者经皮肾镜手术治疗。有管腔外的病变,如妇科肿瘤、消化道肿瘤、晚期肿瘤压迫的肾积水,可以通过输尿管逆行置管缓解肾积水,保护肾脏功能。由于前列腺增生引起的肾积水,可以行相关手术缓解肾积水。
02:06
肾积液和肾积水的区别
肾积液和肾积水其实是同一个概念,临床上常用术语是肾积水、肾脏或输尿管的梗阻,常见原因是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或者异位血管压迫所致。肾盂与输尿管的肿瘤、息肉等新生物也会堵塞输尿管,造成肾脏积水。对于输尿管部位的结石堵塞输尿管之后,肾盂的尿液不能及时顺畅的排到输尿管、膀胱,也会造成肾脏的积水。此外,该部位输尿管管腔外的肿瘤、转移性的肿瘤、腹膜后纤维化等均会压迫输尿管,造成肾脏积水。一般可以通过彩超进行筛查,很容易发现。轻度肾积水,排除肿瘤或结石等病变,不需特殊处理,定期观察,注意饮食即可。一旦肾积水加重或有血尿,需要及时进一步详细检查,可能需要手术方式进行处理。
01:29
肾积水的原因
导致肾积水的原因有很多,如肿瘤、结石等疾病。肾积水是指在肾内潴留尿液。抽烟可以引起肺癌,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抽烟也会引起泌尿系统的肿瘤,从而直接影响到泌尿系统,再加上有的人爱憋尿,不爱去厕所,喝水少而又抽烟,那得泌尿系肿瘤的可能性会很高。所以,第一,尽量不要抽烟,并且还要多喝水。第二,经常体检。第三,爱长结石的患者,特别是已经排过结石,一段时间又长出来的人群,要改变生活习惯,从饮食结构上找一找原因。平时也需定期锻炼增强免疫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