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睾丸癌的诊断依据

29301次浏览

睾丸癌的诊断依据主要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和病理活检。诊断过程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多种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常见检查方式有阴囊超声、CT扫描、血清甲胎蛋白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等。

1、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触诊检查睾丸是否有肿块、硬结或异常增大。正常睾丸质地均匀且有弹性,若触及无痛性肿块或睾丸整体变硬需高度警惕。检查时需注意双侧对比,同时评估腹股沟淋巴结是否肿大。该检查具有无创性,但无法确定肿块性质,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

2、阴囊超声

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睾丸内部结构,区分实性肿块与囊肿。典型睾丸癌表现为低回声团块伴血流信号丰富,可评估肿瘤大小及是否突破白膜。超声还可鉴别睾丸扭转附睾炎等疾病,是首选影像学检查。对于隐睾患者,超声可辅助定位异位睾丸内的肿瘤。

3、肿瘤标志物检测

血清甲胎蛋白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对生殖细胞肿瘤有重要提示意义。约80%非精原细胞瘤患者会出现标志物异常,治疗后监测可用于评估疗效。乳酸脱氢酶虽非特异性指标,但水平升高与肿瘤负荷相关。需注意炎症或其他恶性肿瘤也可能导致标志物轻度升高。

4、腹部CT检查

CT扫描能清晰显示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情况,是临床分期的重要依据。典型表现为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直径超过1厘米需考虑转移可能。同时可评估肺部、肝脏等远处转移灶,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检查前需注射造影剂以增强显影效果。

5、病理活检

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是确诊金标准,可明确肿瘤组织学类型和浸润范围。经腹股沟切口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是标准操作,避免经阴囊穿刺以防种植转移。病理报告需包含肿瘤大小、组织学亚型、脉管侵犯等信息,对预后判断和治疗选择具有决定性作用。

确诊睾丸癌后应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睾丸扭转,穿着宽松内裤减少局部摩擦。治疗期间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监测治疗效果和复发迹象。出现阴囊疼痛或新发肿块应及时就诊,术后患者需遵医嘱进行规范的随访观察。

相关推荐

简单介绍睾丸癌概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过上了安逸的生活,不再担心温饱问题。但是随之而来的还有各种疾病,疾病的多样化,年轻化,已成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许多人也许正在忍受着疾病的折磨。下面我为大家概述一下睾丸癌这种疾病。
睾丸癌巨大危害性有哪些
睾丸癌早期的症状比较不明显,因此很多人没有发现得了这种疾病,很多时候是在体检时发现的睾丸癌,睾丸癌会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以及生活,除了这种影响之外,睾丸癌巨大危害性还有很多,到底睾丸癌的危害具体都有哪些呢?
睾丸癌各期症状简介
当今社会,人人谈癌色变,癌症的治疗是个世界性难题,许多癌症至今仍无法痊愈,令人非常恐惧。睾丸癌是一种男性专属恶性肿瘤,这种疾病的发病率不是很高,但是危害很大。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睾丸癌得各期症状简介。
介绍睾丸癌的危害
睾丸癌一般多发生在年轻的青壮年男性群体中,但是近几年中老年患有睾丸癌的人数逐渐增多。睾丸癌发生原因比较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得了睾丸癌一旦治疗不及时病情将会更加恶化,对患者的健康带来更大的危害。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具体的睾丸癌的危害。
警惕!睾丸炎也有可能导致睾丸癌!
本例患者为57岁男性,因20天因左侧睾丸肿痛,诊断患有睾丸炎,未遵循医嘱治疗,病变睾丸持续肿大,伴随钝痛感,结合具体症状、体格检查、核磁共振等结果,确诊为睾丸癌。予以左侧睾丸切除术进行治疗,手术顺利,术后患者病情缓解,手术切口未见感染、出血等不良预后,予以出院。
睾丸变硬是睾丸癌吗
睾丸变硬可能是睾丸癌,也可能是其他的原因,如睾丸结石、睾丸畸形等。睾丸变硬不一定是恶性肿瘤,也可能是良性肿瘤,需要及时去泌尿外科就诊。睾丸癌会引起睾丸变硬,但其硬度呈局部块状,与睾丸炎不同为均质性肿胀。睾丸变硬也有可能与睾丸积液结节化相关,部分长期久坐的患者也会出现睾丸变硬的情况,因此不能盲目的认为睾丸变硬就是睾丸癌。对于这样的患者,需要及时就诊,去专科医院,根据医生的指导合适用药,于此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个人卫生,不要频繁进行性生活。
语音时长 01:06

2021-04-22

101540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