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心病的病因是什么
慢性肺心病主要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胸廓畸形、肺血管疾病等原因引起,通常伴随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慢性肺心病最常见的病因,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可导致气道炎症和肺组织破坏,引发肺动脉高压。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痰、活动后气促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等药物控制症状,同时戒烟并避免接触有害气体。
2、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可导致气道重塑和肺功能下降,长期未控制可能发展为慢性肺心病。典型表现为发作性喘息、胸闷,夜间或清晨加重。治疗需规范使用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孟鲁司特钠片等药物,避免过敏原刺激。
3、肺结核
肺结核病灶广泛破坏肺组织后,可引起肺纤维化和肺血管床减少,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患者常有低热、盗汗、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需遵医嘱联合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治疗,同时加强营养支持。
4、胸廓畸形
严重脊柱侧弯、胸廓成形术后等胸廓畸形可限制肺扩张,影响通气和换气功能,长期可诱发肺心病。表现为渐进性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需通过矫形手术改善胸廓形态,配合呼吸康复训练。
5、肺血管疾病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等肺血管疾病可直接增加右心负荷。症状包括乏力、胸痛、晕厥等。治疗需使用波生坦片、安立生坦片等靶向药物,严重者可能需肺移植。
慢性肺心病患者需注意保暖防寒,避免呼吸道感染;坚持低盐饮食,控制每日液体摄入量;根据心肺功能状况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出现气促加重、下肢水肿明显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家属需协助监测患者每日体重变化和尿量,帮助记录症状日记以供医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