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炎的病因是什么
心包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转移、尿毒症等原因引起,需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
1、病毒感染
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是心包炎常见病因。病毒侵袭心包膜后引发炎症反应,表现为胸痛、发热等症状。治疗以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片联合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缓释胶囊为主,重症需使用泼尼松龙注射液。
2、细菌感染
结核杆菌、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可通过血液播散至心包,导致化脓性心包炎。患者会出现寒战、呼吸困难等表现。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合并心包积液时行心包穿刺引流术。
3、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可产生自身抗体攻击心包组织。典型症状包括关节肿痛伴心前区刺痛。治疗需用甲氨蝶呤片调节免疫,配合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
4、肿瘤转移
肺癌、乳腺癌转移至心包可引起血性心包积液,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气促。需原发肿瘤化疗联合心包腔内注射顺铂注射液,必要时行心包开窗术。
5、尿毒症
肾功能衰竭时尿素沉积刺激心包膜,导致尿毒症性心包炎。特征性表现为心包摩擦音和水肿。需规律血液透析并使用碳酸镧咀嚼片控制血磷。
心包炎患者应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3克以内,避免加重心脏负荷。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注意监测心率变化,出现胸闷加剧或下肢水肿需立即复诊。合并发热时建议物理降温,慎用退热药物以免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