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的症状与治疗
心绞痛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通常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可通过药物控制、生活方式调整及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心绞痛发作多与劳累、情绪激动等因素相关,可能伴随出汗、恶心等症状。
1、胸痛特点
典型心绞痛表现为胸骨中下段压榨样疼痛,可放射至左肩、下颌或背部,持续2-15分钟。疼痛常由体力活动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片后可缓解。需注意与胃食管反流、肋间神经痛等非心源性胸痛鉴别。
2、伴随症状
发作时可能伴有冷汗、面色苍白、呼吸困难或濒死感。部分患者仅表现为上腹痛、牙痛等不典型症状,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无痛性心肌缺血。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测量血压。
3、稳定型心绞痛
与冠状动脉固定狭窄有关,疼痛发作具有可预测性。可遵医嘱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改善供血,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盐酸曲美他嗪片优化心肌代谢。需定期进行运动负荷试验评估病情。
4、不稳定型心绞痛
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疼痛程度加重且休息时也可发作。需联合使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抗血小板,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必要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此类患者发生心肌梗死风险较高。
5、变异型心绞痛
由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多发生于静息状态,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可选用地尔硫卓缓释胶囊解除痉挛,配合硝酸甘油喷雾剂急救。长期吸烟、寒冷刺激是常见诱发因素。
心绞痛患者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物,避免寒冷刺激和情绪波动。饮食需控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多食用深海鱼、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建议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运动强度以不诱发胸痛为度。定期监测血脂、血糖指标,合并高血压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出现持续20分钟不缓解的胸痛或伴意识障碍时,须立即呼叫急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