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的意思是直接咽下去吗
口服通常是指通过口腔摄入药物或食物后吞咽至胃肠吸收,但部分药物需特殊处理如含服、咀嚼。
口服给药是最常见的用药方式,多数片剂、胶囊、颗粒剂等需整片吞服,依靠胃肠黏膜吸收有效成分。例如对乙酰氨基酚片、阿莫西林胶囊等需搭配温水送服,避免药物滞留食管造成刺激。部分药物需特殊口服方式,如硝酸甘油片需舌下含服以快速起效,铝碳酸镁咀嚼片需嚼碎后吞咽以增强胃黏膜保护作用。缓释片、肠溶片等剂型必须完整吞服,破坏结构可能导致药物过量释放。婴幼儿口服药物时,家长需将颗粒剂溶解于温水后喂服,避免呛咳风险。
特殊情况下,口服给药可能调整为其他方式。吞咽困难患者可将药片研磨后与流食混合,但需确认药物是否允许粉碎如控释制剂禁止掰开。口腔溃疡患者可选择溶液剂替代片剂减少刺激。某些中药丸剂需嚼服或溶化后服用以促进吸收。口服给药需遵循说明书要求,错误方式可能影响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
口服给药需注意体位、饮水量及时间间隔。服药时建议保持直立姿势,用200毫升左右温水送服,避免卧位服药导致药物黏附食管。抗生素类药物需按时服用维持血药浓度,胃黏膜保护剂宜餐前空腹服用。缓释制剂不可掰开或咀嚼,肠溶胶囊避免与碱性食物同服。家长给儿童喂药时应使用专用喂药器,核对剂量避免错误。若出现吞咽疼痛、药物异味或胃肠道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调整给药方案。日常储存药物需避光防潮,定期检查口服药物的有效期和性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