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倒睫的原因有哪些
倒睫可能由睑内翻、眼睑瘢痕、眼部炎症、先天性异常、老年性睑缘松弛等原因引起。倒睫是指睫毛向后生长摩擦眼球的不适症状,可能引发角膜损伤或感染。
1、睑内翻
睑内翻是倒睫最常见的原因,多因眼睑肌肉或睑板结构异常导致睫毛向内翻转。可能与沙眼后遗症、年龄增长导致的眼睑松弛有关,患者常伴有畏光、流泪等症状。轻度可通过电解毛囊术治疗,严重者需行睑内翻矫正术,常用术式包括Hotz术和睑板楔形切除术。
2、眼睑瘢痕
眼部外伤、化学烧伤或手术后可形成瘢痕性睑内翻。瘢痕挛缩牵拉睫毛朝向眼球,可能伴随睑球粘连。需通过瘢痕松解联合睑板移植术矫正,术后可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预防干眼。
3、眼部炎症
慢性结膜炎、睑缘炎等长期炎症可导致睑缘肥厚变形。炎症刺激使睫毛毛囊位置改变,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急性期需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控制感染,慢性期可考虑冷冻破坏异常毛囊。
4、先天性异常
婴幼儿先天性睑内翻多因眼轮匝肌过度发育或睑板发育不全所致。常见下睑内侧倒睫,可能随面部发育自行改善。若3岁后仍持续存在,需行缝线矫正术避免角膜擦伤。
5、老年性睑缘松弛
老年人眼睑皮肤松弛、眼轮匝肌张力减退可致睫毛乱生。可能合并睑外翻或溢泪,需评估是否需行睑缘缩短术。日常可使用人工泪液缓解刺激症状。
出现倒睫应避免自行拔除睫毛,这可能导致毛囊变形加重症状。建议使用无防腐剂人工泪液保护角膜,外出佩戴防护眼镜。若出现眼红、视力模糊等角膜损伤表现,需立即就医进行裂隙灯检查。儿童患者家长应注意观察其频繁揉眼行为,定期用生理盐水清洁睑缘。术后患者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眼膏预防感染,定期复查睫毛生长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