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泻怎么治愈
秋季腹泻可通过调整饮食、口服补液盐、使用止泻药物、补充益生菌、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秋季腹泻通常由轮状病毒感染、饮食不当、腹部受凉、细菌感染、肠道菌群失调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秋季腹泻期间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苹果等,避免高糖、高脂及刺激性食物。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哺乳,配方奶喂养者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饮食调整有助于减轻肠道负担,促进黏膜修复。
2、口服补液盐
推荐使用口服补液盐Ⅲ预防脱水,按说明书比例配制,少量多次饮用。补液盐能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改善因腹泻导致的低钠、低钾症状。若出现尿量减少、哭时无泪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
3、使用止泻药物
蒙脱石散可吸附病原体并保护肠黏膜,消旋卡多曲颗粒能减少肠道分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可调节菌群平衡。这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服用强效止泻药导致病原体滞留。
4、补充益生菌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酪酸梭菌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可竞争性抑制致病菌,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建议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避免用热水冲调以保持活性。
5、及时就医
若腹泻持续3天未缓解,或出现高热、血便、意识模糊等症状,可能提示细菌性肠炎、中毒性痢疾等严重情况,需急诊处理。婴幼儿、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更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秋季腹泻恢复期需注意腹部保暖,避免生冷食物,逐渐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可适当饮用焦米汤或苹果汁补充能量,保持手部卫生以防交叉感染。若为轮状病毒感染者,其排泄物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患儿应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