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心脏病需要做手术
需要手术干预的心脏病主要有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冠心病、心脏瓣膜病、主动脉夹层及终末期心力衰竭等。手术方式包括介入治疗、搭桥手术、瓣膜修复/置换、心脏移植等,需由心血管外科医生评估后决定。
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等,若缺损较大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需在婴幼儿期或儿童期进行修补手术。严重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或左主干病变时,药物控制效果不佳需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心脏瓣膜病中重度狭窄或关闭不全引发心功能衰竭时,常需瓣膜修复或人工瓣膜置换。主动脉夹层A型或合并器官缺血时,须急诊手术置换病变血管。终末期心力衰竭经药物及器械治疗无效后,心脏移植是最终选择。
部分心律失常如房颤合并血栓风险,可能需导管消融或左心耳封堵术。心脏肿瘤如左心房黏液瘤虽属良性,但脱落可能引发栓塞需手术切除。某些心肌病如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若药物无效需室间隔切除术。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瓣膜毁损或赘生物脱落时,也需手术清除病灶并修复瓣膜。
心脏病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服用抗凝药如华法林钠片、抗血小板药如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定期监测凝血功能。饮食应低盐低脂,控制每日液体摄入量,避免加重心脏负担。康复期可进行步行等有氧运动,强度以不引发心悸气促为度。保持情绪稳定,戒烟限酒,监测血压心率变化,出现胸痛、下肢水肿等症状及时复诊。术后3-6个月需复查心脏超声、心电图等评估手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