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性骨膜炎是怎么回事
疲劳性骨膜炎可能由运动过度、肌肉牵拉、骨骼应力改变、营养缺乏、骨骼微损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调整、物理治疗、营养补充、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缓解。
1、运动过度
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会导致骨骼反复受到冲击,骨膜受到持续刺激可能引发炎症反应。常见于跑步、跳跃等重复性动作较多的运动项目。建议减少运动强度,避免短期内重复进行相同动作的运动。
2、肌肉牵拉
肌肉过度紧张会持续牵拉骨膜附着点,导致局部出现微小损伤和炎症。常见于小腿胫骨内侧。可通过拉伸运动前充分热身,运动后进行肌肉放松来预防。
3、骨骼应力改变
突然增加运动量或改变运动方式时,骨骼承受的应力分布发生变化,可能超出骨膜适应能力。建议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给骨骼足够适应时间。
4、营养缺乏
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摄入不足会影响骨骼修复能力,增加骨膜炎发生概率。可适量增加奶制品、深色蔬菜等富含钙质食物的摄入。
5、骨骼微损伤
长期运动积累的微小骨损伤如未及时修复,可能发展为骨膜炎。这种情况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的休息恢复,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抗炎药物。
预防疲劳性骨膜炎需要注意运动方式的科学性,避免单一动作重复过度。运动前后做好充分的热身和放松,穿着合适的运动鞋具。日常饮食中保证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必要时可补充蛋白粉等营养剂。出现持续疼痛时应及时停止运动并就医检查,避免发展为应力性骨折等更严重的骨骼损伤。恢复期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对骨骼冲击较小的运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