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骨骨折应该怎么治疗
月骨骨折可通过手法复位固定、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月骨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长期重复应力等因素引起。
1、手法复位固定
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稳定性骨折。通过专业医生手法复位后,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4-6周,保持腕关节中立位。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避免过早活动导致移位。拆除固定后需循序渐进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
2、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肿胀;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等药物改善骨质疏松;伤科接骨片、龙血竭胶囊等中成药促进骨愈合。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注意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监测。
3、物理治疗
急性期48小时后可开始冷敷缓解肿胀,后期采用超短波、超声波等理疗促进血液循环。拆除固定后通过蜡疗、中药熏蒸软化僵硬组织,配合关节松动术改善活动度。康复期使用弹力带进行渐进式肌力训练,恢复腕关节稳定性。
4、手术治疗
对于移位明显的粉碎性骨折或合并月骨脱位者,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常用克氏针、微型钢板或Herbert螺钉固定。术后仍需石膏固定4-6周,定期影像学评估愈合进度。严重月骨坏死病例可能需行月骨切除腕骨间融合术。
5、康复管理
整个治疗周期需配合康复计划,早期进行手指屈伸练习防止肌腱粘连,中期开始腕关节被动活动,后期加强握力与协调性训练。日常生活中避免提重物及腕部过度负荷,使用护腕提供支撑,补充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促进骨骼修复。
月骨骨折恢复期间应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牛奶、豆制品、深色蔬菜等富含钙质的食物,适当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避免吸烟饮酒影响骨骼愈合,睡眠时抬高患肢减轻肿胀。定期复查评估愈合情况,若出现持续疼痛、麻木或活动障碍需及时复诊。康复训练需在专业指导下循序渐进,不可强行活动导致二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