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病理分类
肺癌的病理分类主要有鳞状细胞癌、腺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和腺鳞癌等类型。病理分类对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需通过组织活检明确诊断。
1、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多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与吸烟关系密切。典型病理特征为角化珠形成和细胞间桥,常见于中央型肺癌。早期可表现为咳嗽、痰中带血,CT检查可见肺门肿块伴阻塞性改变。确诊需依靠支气管镜活检,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中晚期需结合放化疗。
2、腺癌
腺癌是女性及非吸烟者常见类型,多位于肺外周。病理可见腺泡状、乳头状结构,常表达TTF-1和NapsinA标记物。部分病例与EGFR基因突变相关,易发生胸膜转移。早期症状隐匿,进展后可出现胸痛、气促,CT显示磨玻璃结节或实性肿块。靶向治疗对驱动基因阳性者效果显著。
3、小细胞癌
小细胞癌属于高级别神经内分泌肿瘤,生长迅速且早期转移。病理特征为燕麦样小细胞密集排列,核分裂象多见。临床多表现为上腔静脉综合征等副肿瘤综合征,CT常见纵隔淋巴结肿大。局限期可采用放化疗联合,广泛期以系统治疗为主,但易产生治疗耐药。
4、大细胞癌
大细胞癌是低分化非小细胞癌,缺乏鳞癌或腺癌特征。病理显示大细胞呈实性片状生长,核仁明显。常见于肺上叶,影像学表现为快速增大的孤立性结节。该类型侵袭性强,易发生脑转移,治疗参照非小细胞癌方案,但预后较差。
5、腺鳞癌
腺鳞癌是同时具有腺癌和鳞癌成分的混合型肿瘤,两种成分各占10%以上。病理诊断需多部位取样,免疫组化显示双相分化特征。临床表现与常见肺癌类似,但更具侵袭性。治疗需根据主导成分选择方案,靶向治疗效果存在不确定性。
肺癌患者确诊后应戒烟并避免二手烟,保持均衡饮食以维持治疗期营养状态。适当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不同病理类型需制定个体化随访计划,出现新发症状应及时就诊。治疗期间注意预防感染,遵医嘱完成既定治疗方案。
相关推荐
02:03
02:21
02:52
01:54
03: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