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按摩法治疗鼻炎
鼻炎可通过按摩迎香穴、印堂穴、风池穴、合谷穴、足三里穴等穴位缓解症状。鼻炎通常由过敏原刺激、病毒感染、鼻黏膜损伤、免疫功能异常、鼻腔结构异常等因素引起。
1、迎香穴
迎香穴位于鼻翼两侧凹陷处,按摩时用食指指腹顺时针按压1-2分钟,有助于疏通鼻窍、缓解鼻塞。过敏性鼻炎患者可配合热毛巾敷鼻增强效果,但急性鼻窦炎发作期应避免用力按压。
2、印堂穴
印堂穴在两眉中间,拇指指腹向上推按至发际线,重复进行能改善鼻腔血液循环。对血管运动性鼻炎引起的阵发性喷嚏效果显著,按摩后饮用温开水可加强代谢废物排出。
3、风池穴
风池穴在枕骨下缘凹陷处,双手拇指同时揉按3-5分钟,能减轻鼻源性头痛。慢性鼻炎患者建议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配合鼻腔冲洗可降低黏膜水肿概率。
4、合谷穴
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的合谷穴,掐按至微痛感维持10秒后松开,重复5-8次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适用于花粉症导致的季节性鼻炎,但孕妇禁用该穴位刺激。
5、足三里穴
膝盖下四横指处的足三里穴,艾灸后指压能增强免疫力。对老年萎缩性鼻炎伴随的鼻腔干燥有改善作用,按摩期间需保持足部保暖。
鼻炎患者日常应避免接触尘螨、宠物毛发等过敏原,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冬季外出佩戴口罩防护。饮食上增加西蓝花、深海鱼类等抗炎食物摄入,规律进行八段锦等温和运动改善肺功能。若出现持续脓涕、嗅觉减退等症状,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排除鼻息肉等器质性病变,不可仅依赖按摩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