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有哪些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主要有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椎间盘切除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脊柱融合术、经皮椎间盘减压术等。具体术式需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神经压迫情况及个体差异综合评估。
1、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通过直径约7毫米的通道置入内窥镜,在可视条件下精准摘除突出髓核组织。该术式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适用于单纯性椎间盘突出伴神经根压迫患者。手术时间通常为1-2小时,术后3天可下床活动。
2、椎间盘切除术
通过开放或微创方式切除病变椎间盘组织,解除神经压迫。传统开放手术需剥离肌肉组织,适用于多节段突出或合并椎管狭窄者。微创椎间盘切除术采用管道扩张技术,能减少软组织损伤。
3、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将病变椎间盘完全切除后植入人工假体,保留脊柱节段活动度。适用于年轻患者单节段退变,可延缓相邻节段退变进程。需严格筛选适应症,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维持假体稳定性。
4、脊柱融合术
通过植骨或植入融合器使病变节段永久固定,适用于严重不稳定或复发病例。前路融合经腹腔操作,后路融合通过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需佩戴支具3-6个月直至骨性融合。
5、经皮椎间盘减压术
采用射频、激光或机械旋切等方式经皮穿刺减压,适用于包容型突出且无游离碎块者。手术时间短,但减压效果有限,术后复发率相对较高。需严格掌握适应症范围。
术后需保持正确坐卧姿势,避免弯腰提重物,坚持腰背肌功能锻炼。饮食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促进组织修复,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定期复查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出现下肢麻木加重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康复期间可配合物理治疗缓解肌肉痉挛,但需避免剧烈扭转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