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肺心病老是水肿怎么办
肺心病患者出现水肿可通过控制钠盐摄入、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吸氧治疗、适度活动、定期监测体重等方式缓解。肺心病通常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不全等因素引起。
1、控制钠盐摄入
每日食盐摄入量需限制在3-5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钠盐潴留会加重水钠潴留,导致下肢或全身水肿加剧。烹饪时可使用柠檬汁、香草等天然调味品替代部分盐分,同时注意查看食品标签中的钠含量。
2、遵医嘱使用利尿剂
临床常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氢氯噻嗪片等利尿药物,需严格遵循医生处方。利尿剂能促进水分排出,减轻心脏负荷,但过量使用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血钾、血钠水平,出现肌无力或心悸需及时就医。
3、吸氧治疗
长期低流量吸氧可改善缺氧状态,缓解肺动脉收缩。建议每日吸氧15小时以上,氧流量控制在1-2升/分钟。使用制氧机时需保持鼻腔湿润,避免氧中毒。血氧饱和度宜维持在90%以上,夜间睡眠时可佩戴氧疗监测仪。
4、适度活动
每日进行30分钟缓步行走、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久坐或久站。运动可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轻踝部水肿,但需控制心率不超过静息状态20次/分。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需立即停止,抬高下肢15-20度休息。
5、定期监测体重
每日晨起排尿后空腹测量体重,3天内体重增加超过2公斤提示水分潴留。记录水肿部位、程度及变化情况,下肢水肿可测量踝围。突发体重骤增或水肿蔓延至腰背部,需警惕右心衰竭加重。
肺心病患者应保持每日尿量1000-1500毫升,睡眠时垫高床头减少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白等,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注意观察口唇紫绀、端坐呼吸等心衰加重征兆,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和肺功能。冬季需预防呼吸道感染,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