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胃炎早期治好都有什么方法

发布时间:2020-09-1656426次浏览

胃病大家都知道,相信大家的身边就有很多人患有各种各样的胃病,患者一旦感染胃炎是很麻烦的,只要饮食稍微不规律或者吃了一些刺激性食物,胃就变得很难受,那么胃炎早期治好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胃炎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经过多年的研究以及科学的不断发展,胃炎的治疗方法已经出现了很多,对治疗该肠胃病都会起到一定的效果,当进行一般治疗时,首先是去除胃炎外因,也就是禁止对胃有刺激的任何食物。在短期内,可以酌情禁食或者只吃流质食物。如果是急性腐蚀性胃炎,还要禁洗胃、禁催吐,还要马上食用蛋清、牛奶等;然后去除内因,也就是积极治疗诱发病。

另外,对于胃炎患者出现了严重感染的病人,胃炎的治疗方法就必须要进行抗菌治疗,否则很难将细菌控制住,病毒最容易诱发肠胃病了,特别是伴随有腹泻的情况的话,可以用抗菌治疗;急性感染性胃炎可以根据感染的情况来选择敏感的抗菌素进行控制;急性腐蚀性胃炎可以选用抗菌素来控制感染的情况。胃炎导致的消化道出血属于危重病症,要迅速采取方法止血,对于大量出血的患者,还要适当进行输血。

以上就是关于胃炎的治疗方法的介绍了,胃炎是很常见的一种肠道疾病,要想治好胃炎,在接受科学的治疗的同时,最关键的就是注意科学合理的饮食了,所以大家在平时一定要注意规律饮食,养成规律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相关推荐

02:40
胃窦壁增厚是癌症吗
胃窦壁增厚不一定是癌症,也有可能是一些良性疾病导致,具体需要进行专业检查后明确诊断,如果是胃癌以及恶性肿瘤导致,就要进行相应治疗。在胃镜下发现胃窦壁增厚,也有可能是一些良性疾病导致,比如胃炎、胃溃疡、胃溃疡疤痕,都有可能造成胃窦壁增厚。一般在临床上常见浅表性胃炎伴糜烂,以及其他类型肿瘤,比如恶性淋巴瘤,也可能导致胃窦壁增厚。单纯依靠影像学检查,比如CT以及钡餐,没有办法进行确诊,应及时做胃镜,然后在增厚的胃窦壁处进行一个穿刺活检,通过病理来明确诊断。对于胃窦壁增厚,如果发现是一种良性疾病,特别要注意一些生活以及饮食习惯,要注意饮食规律,少吃高脂肪、高糖、辛辣、油煎类食品以及咖啡等刺激性饮料,要多吃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维生素,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身心愉快,避免疾病出现进展。如果发现胃窦壁增厚是胃癌以及恶性肿瘤导致的,要及时进行手术,或者一些放、化疗的治疗。
01:48
体检发现幽门螺杆菌必须治疗吗
体检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是否需要治疗要根据个人情况来定。因为幽门螺旋杆菌在我国的感染率达到60%,通过口口、粪口传播的途径传播。可能会导致胃部疾病,如胃炎,溃疡甚至是胃癌。有胃癌家族史的病人,或是有胃部不适,进行胃镜检查后,发现了有比较严重的胃炎或者溃疡或者是有一些癌前病变,甚至有一些早癌,则建议积极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如果是无症状人群,我们可以继续观察其变化,必要时进行胃镜检查,评估胃黏膜情况,再决定是否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胃炎可以根治吗
大部分的胃炎是可以根治的,这主要取决于具体胃炎的类型,因为胃炎包括了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急性胃炎又分为急性出血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等等,这主要是由于多种因素作用下导致的急性胃黏膜病变,通过应用胃黏膜保护剂、抑酸护胃的药物对症治疗,急性胃炎大多数是可以治愈。而慢性胃炎又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等患者通过治疗也能够彻底根治的,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由于出现了不典型增生和胃黏膜肠化,这种病理改变是不可逆转的,所以也很难彻底根治,并且需要做到定期监测病情变化,以防出现癌变的可能。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11

105443次收听

肝区按压痛
肝脏区域按压疼痛会存在患有癌症疾病的可能性,但并非肯定是癌症。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主要是肌肉劳损、肝癌、胃炎、胆道疾病所引起,肝脏是人体排毒系统,若出现严重疼痛和不适感,建议及时就医治疗,防止耽误病情,促进疾病发展。
什么是渗出性胃炎
红斑(渗出)性胃炎是根据胃粘膜的病变来分类的,主要是指胃粘膜有红斑、充血、渗出物等,可以归类为浅表性胃炎,少部分归类为萎缩性胃炎。可以进行如下的治疗调理:1、注意饮食和生活调理。避免长期摄入粗糙、刺激性食物;避免过热饮料及过咸饮食;做到饮食有节,定时定量,防止暴饮暴食。2、避免刺激。
一直想吐是什么原因
一直想吐可因多种原因引起,比如急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等消化系统的疾病就可引起该症状。此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泌尿系统结石以及怀孕都会造成该现象,应找出原因后进行针对性处理。
02:17
胃下垂是不是肚子会变大
胃下垂的患者肚子是会变大。如胃偏离正常位置,逐渐下移,到达盆腔,到中腹或下腹,进食以后,胃内充满食物,胃肯定会膨胀。胃像气球样的囊袋状器官,吃饭以后会膨胀、变大,如胃已经下垂到盆腔或腹腔,肚子就会显得更大。不仅是胃下垂患者,普通人吃饭后,肚子也会有胀满的表现。所以胃下垂患者进食以后,会使腹部胀满、圆润,是胃内食物引起胃内胀满,导致的症状,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患者完全不用担心。
胃镜检查前的注意事项
胃镜检查前注意事项,首先要按照医生医嘱要求来完善这些化验检查。主要目是为排除这些传染性疾病,比如说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这些可能经过内镜检查,造成相互传播疾病。此外就是明确胃镜检查当中,患者对于活检和治疗适应症,所以要进行血常规和出凝血检查,来排除血小板减少和出凝血障碍,影响患者进行活检和内镜治疗这些禁忌症。再有对于这些合并有心血管疾病中老年患者,由于他长期可能会服用一些阿司匹林、氯比格雷这些抗血小板或者是三七这些抗血栓、活血化瘀药物,可能会影响到我们内镜下活检,造成活检后出血风险增加。因此对于服用上述这类药物患者,建议在做胃镜前一周停药来准备进行胃镜检查。
语音时长 01:13

2020-02-27

53927次收听

胃贲门在什么位置
胃贲门的大概位置是在剑突的下面,简单来说就是在胸廓前正中线上两侧肋骨连接点的下方,是食管和胃部的交界部位,连接着胃部和食管,属于是这两个器官的分界线。它能够分泌中性黏液,对保护胃黏膜以及促进食物消化来说都有帮助。
胃舒平的作用
胃舒平可以对肠胃疾病起到缓解的作用。能够对胃酸进行中和,减少肠道当中的胃液分泌,并且对肠道粘膜和食道进行修复保护,避免肠胃出现痉挛的情况。同时,患者在服用胃舒平的时候不能吞服以及长期服用。
01:32
胃癌与胃炎怎么区分
胃癌和胃炎之间没有什么特异性的症状来进行区分。慢性胃炎它的一般症状是一些非特异性的消化不良的症状。比如餐后腹胀、上腹部隐痛、反酸烧心、嗳气、呃逆或者是消化不良这些症状。这些症状往往都是非特异性的。而胃癌的早期的症状也是非特异性的。患者往往觉得胃有点不舒服,有一点隐痛或者是反酸、烧心。可以说两者从症状上来说,没有什么特异性的区别。所以就建议大家要重视胃部的一些症状。所以在出现症状之后,要及时就医诊治,避免延误病情。
非萎缩性胃炎是什么
非萎缩性胃炎是通常所说的浅表性胃炎。浅表性胃炎的常见病因包括幽门螺血杆菌感染、吸烟、饮酒,还有是吃止疼药,比如非甾体类的抗炎药物、阿司匹林等等。如果病因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应该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如果病因是长期饮酒,建议患者要戒酒。如果患者是吃止疼药,而且患者非吃不可,这个时候可以用胃黏膜保护剂和抑酸药进行综合治疗和预防治疗。有一种疾病叫做慢性萎缩性胃炎,会引起胃黏膜的腺体萎缩、肠化,也可能会导致癌前病变。所以需更加强调根除幽门螺杆菌。其次是定期进行胃镜复查。根除幽螺杆菌主要使用的药物,一类是质子泵抑制剂,包括奥美拉唑、耐信等等。一类是丽珠得乐也是拘缘酸铋钾胶囊。这些含有B级的药物,再加上两种抗生素。抗生素往往是根据经验和患者以前用药的情况来选择。比如选择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替硝唑等相关的药物。
语音时长 01:41

2019-10-17

59999次收听

01:52
浅表性胃炎是怎么回事
浅表性胃炎是黏膜有炎症细胞的浸润所导致,其实每个人如果去做胃镜,内镜下很少会诊断是正常胃黏膜,往往都会有浅表性胃炎,就像脸上的皮肤与婴儿的皮肤相比较,脸上可能都有一个坑,有个疤,会有一个皱褶,这虽然不正常,但是也不是很严重的疾病。浅表性胃炎就有类似的表现,由于每天进食食物,胃黏膜与食物的接触、研磨,黏膜会有些红斑,会有小的糜烂,这时候如果单纯的红斑,取病理情况下就会有炎性细胞,那就诊断浅表性胃炎。
慢性胃炎反酸怎么办
先治疗慢性胃炎,然后吃促进胃肠动力药物缓解反酸,平时注意养成良好进餐习惯。胃炎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为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按临床发病的缓急,一般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胃炎两大类型。当慢性胃炎合并有反酸症状的时候,一般考虑慢性胃炎,同时伴随有胃食管反流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首先是针对慢性胃炎的治疗。反酸可以加用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比如莫沙必利、多潘立酮等等,应用这些药物要在医师的指导下应用。其次,日常饮食应该注意避免饱餐,养成少食多餐的习惯。避免饭后立即平卧,或者坐着不动,应适当的进行运动。对于存在糖尿病或者一些自主神经病变的患者,应该积极的去治疗原发病,增加胃排空的能力。如果效果不好,也可以考虑通过手术改善反流反酸这些情况。
语音时长 01:42

2018-09-29

57422次收听

胃疼应该怎么应对
胃疼首先确定是饭前疼还是饭后疼,如果是饭前疼,或者是晚上疼得厉害,则可能是十二指肠溃疡,如果是饭后疼则可能是胃溃疡,如果饭前饭后都疼,没有规律,则可能为慢性胃炎。建议胃疼一定要做胃镜、病理检查,才能得到准确判断。
语音时长 01:31

2018-06-13

58320次收听